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 聚焦亚运
突破千分之一秒的极限 那个在山野里疯跑的小姑娘,在杭州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09:56

记者 程海波 摄

破纪录!

前天下午,在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金牌赛中,中国组合鲍珊菊、郭裕芳、苑丽颖以46秒376的成绩夺冠,刷新了亚运会纪录,并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

领奖时,三位姑娘扎了“哪吒头”,非常可爱。

“希望像哪吒一样脚踩风火轮。”鲍珊菊说,“淳安场地自行车馆就是我们的福地,每次来这里比赛,成绩都特别好。”

这位曾经在山野里疯跑的姑娘,在杭州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突破千分之一秒的极限

鲍珊菊,中国场地自行车运动员,奥运会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冠军。这次征战杭州亚运会,鲍珊菊的目标明确,拿下一枚金牌。

场地自行车项目拿金牌有多难?

这是一项极限速度的竞赛,没有变速、没有刹车。重7千克的自行车,全靠人力驱动,最快时速超过80千米。

在场地自行车的江湖中,顶尖高手之间的较量,仅以毫秒计算。能上场的,都是高手。如何以毫秒之差领先?

中国场地自行车队短距离组原专项训练监控科研组组长马国强说,要在能力上提高0.1秒,是很难的,但可以通过减少换道损失找回这接近0.1秒的领先,这是很可观的。

和百米接力的交接棒类似,换道是团体竞速赛的制胜关键。有时候,提高0.1秒,在交接道上,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鲍珊菊说,“我是属于越骑越快的类型,在弯道加速会比较好。全力以赴,一直踩踏到冲线。”

为了突破千分之一秒的极限,人类一直在挖掘身体的最大潜能,穷尽每一个细节。这就是体育精神。

为了上学不迟到学的自行车

鲍珊菊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蔡店乡鲍村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身体素质就好,特别爱跑步。2012年,洛阳市体育运动学校自行车高级教练王彦文到汝阳选了8个人到学校训练,其中一个便是鲍珊菊。

当时,15岁的鲍珊菊还以为自己进了田径队。但是,刚到体校时,她就收到了一辆自行车。小姑娘在心里想:原来高端的田径队是这个样子的。练了一个星期后,她才知道,自己进的是自行车队。

她或许从来没有想过会成为一名场地自行车职业运动员,不过,她和自行车的缘分,早已结下。“小时候,为了上学不迟到,我都是跑着去的,后来学会了骑自行车。”鲍珊菊笑着说,我没想到,自行车竟然成了我梦想的开始。

在山野里疯跑的姑娘,祝贺你

场地自行车没有刹车装置,场地还是椭圆形的,因此,运动员们在比赛时,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且不能捏闸降速,否则就很容易摔车。

这项极限运动,吃不了苦,根本坚持不下来。

王彦文说,“鲍珊菊不是天赋最好的孩子,却是最勤奋、最能吃苦的。”2012年,他到汝阳选的8个运动苗子里,最终只有鲍珊菊坚持了下来。

能吃苦,让鲍珊菊练得了一身本领。

在2015年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上,鲍珊菊和队友宋超睿以33.856秒的成绩,打破了女子团体竞速赛全国青年纪录,夺得冠军。

2017年场地自行车亚洲杯曼谷站,鲍珊菊分别摘得女子500米个人计时赛金牌和女子凯林赛银牌。同时,她还与队友郭裕芳一同将女子团体竞速赛的冠军收入囊中。

2020年全国场地自行车锦标赛上,鲍珊菊大放异彩,一天之内两破全国纪录,夺得两项全国冠军。

2021年东京奥运会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鲍珊菊携队友以31秒895的成绩勇夺金牌。

回想起当初,妈妈知道她的项目是自行车时,疑惑地问了她一句:自行车还要练吗?

鲍珊菊没有过多解释,怕妈妈担心。

妈妈第一次看女儿比赛时,哭了。

“可能是她看到别人摔了跤,很心疼吧。她和我说,如果当初知道这个项目这么危险,是不会让我参加的。”鲍珊菊说。

比赛压力大的时候,鲍珊菊就会梦到小时候,“坐在自行车的车把上,妈妈推着我走在路上,很轻松。”鲍珊菊说,“每次训练,我都会拼命地去练,算是给当初那个在山野里疯跑的小姑娘一个交待吧。”

如今,那个在山野里疯跑的小姑娘,在杭州亚运会上拿下了一枚金牌。祝贺你!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林建安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