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讯 10月1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竞速小轮车项目在淳安界首体育中心小轮车赛场进行,首次代表中国参加亚运会女子竞速小轮车比赛的20岁浙江籍选手顾权权不敌印度尼西亚选手阿迈利娅·努尔·西法,获得银牌。另一名中国选手王梦瑶屈居第四,无缘奖牌。
比赛现场,俯冲、飞腾、跳跃、过弯、冲刺……一个个车手戴着头盔,骑着小轮车,飞跃“红土包”,高速过弯,尽显泥地竞速的魅力,嗨翻全场。拿着加油棒欢呼、尖叫的小朋友全身心投入到比赛中,成为赛场上一大亮点。
可能有人会产生疑问,竞速小轮车到底是什么?“冷门项目”为何受众多青少年的追捧?
其实,从2004年开始,小轮车全国冠军赛和全国锦标赛等大赛相继举行,很快在年轻人群体中得到推进和普及。近年来,热度更是持续上升,某生活服务APP内,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有关于青少年小轮车的信息发布量,均在数百条左右。
推广小轮车,各地在行动
什么是竞速小轮车?竞速小轮车是指,骑手们需要在一条专门的赛道上进行比赛,赛道设有各种弯道、坡台、凸起障碍和跳跃障碍,目标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骑完整个赛道。
中国小轮车项目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起步,直到2003年才正式立项开展。2007年8月,时任国家体育总局自剑中心主任蔡家东在小轮车世界杯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在全国推广小轮车项目,小轮车比赛很精彩,在弯曲绵延起伏的赛道上上下翻飞,观众从中体会到速度与激情,极具观赏价值,很有推广的意义和可能性。”
自从小轮车项目被吸纳入奥运会之后,其独特的魅力引起了国内很多省市的注意。太原更是于2004年修建成全国首座小轮车赛场。2005年,作为中国的唯一申办地,太原市击败美国、苏格兰和德国的城市,被国际自盟理事会选定为2008年世锦赛的承办城市。
除此之外,江苏省宿迁市确定“错位竞争,特色发展”的竞技体育道路。他们基于市情,果断决策引入小轮车项目,并下大力气,力争要把小轮车打造成为宿迁品牌和宿迁的城市名片。
同样,浙江省湖州市的安吉县,曾2007年至2011年期间,4次举办全国BMX(小轮车)冠军赛。
各大赛事的举办,除了竞技体育赛事本身的观赏价值外,也让更多人参与到体育竞技文化体验中,尽情享受自行车户外运动的文化魅力与乐趣。
竞技运动背后,是全民运动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国家竞速小轮车队在亚运会赛场上已有较强竞争力,自2010年广州亚运会竞速小轮车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以来,中国队多次赢得奖牌,张娅儒更是在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女子竞速小轮车项目上夺得金牌,也让这个原本小众的极限运动在国内拥有更多知名度。
波浪形的赛道、弯墙,头戴头盔的小骑手们顺着起伏的节奏,利用身体抬压小轮车,感受着“越野”般的风驰电掣,这是每天下午,骑遇记俱乐部的户外泵道训练场景。
望着眼前这一幕,黄炜感慨万分,现在全国有专业户外泵道训练场地的俱乐部已有10多家,其中很多都是请国外专业团队打造,为的就是让小骑手有更好的接近比赛的专业赛道感。
2年前,黄炜成立了杭州骑遇记俱乐部,主要从事竞速小轮车的兴趣班培训。他的初衷是为了让喜爱小轮车的儿子接受更专业、系统的训练。当然,也基于他对小轮车运动发展前景的看好。
“目前,我们有200多名会员,年龄主要集中在3岁至5岁。”黄炜说,一个小轮车俱乐部拥有200多名会员并不算多,只能算是中规中矩,现在的小轮车运动逐渐成为“新潮运动”,被更多人所熟知,前来咨询报名的人络绎不绝。
为什么小朋友会爱上竞速小轮车?黄炜说,其实竞速小轮车的比赛过程中充满了技巧,这给小朋友带来了求知欲、探索欲、好奇心和冒险精神。
“小轮车同时具备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和竞技性等多种属性,是一项很好的‘全民运动’,满足多层次健身需求。”黄炜介绍,现在已经有很多幼儿园、小学的兴趣班负责人注意到竞速小轮车,并和他取得了联系,希望竞速小轮车能够走进校园。
是重视,更是亲情的陪伴
2023年度CPUC中国城市泵道联赛(天津)于5月27日在天津顺利落下帷幕,今年6岁的张一诺(化名)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我们在孩子3岁的时候开始带他上各类兴趣班,希望从中找到他的爱好。结果发现他对平衡车特别感兴趣,于是就开始练平衡车。”张一诺的父亲张先生告诉潮新闻记者,在熟练掌握平衡车后,经朋友介绍才接触竞速小轮车。
2020年起,张先生每周末驱车3小时,带着张一诺往返杭州、湖州两地,学习专业的小轮车。他最直观的感受便是,这几年学习小轮车的孩子越来越多,家长对教练、场地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有些生活在杭州、嘉兴的家长,甚至每周都会送孩子到上海专业的小轮车俱乐部进行训练。一节私教课的费用高达1500元,按每周上两节课的频率,一个月最少得花费万元,还不包含其他费用。”张先生笑称,这也算是家长之间的“内卷”。
从黄炜的角度来说,家长们之间的“内卷”更多是一种调侃,最直接的理解应该是家长对这项体育运动的重视,愿意为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花费更多的金钱和时间。
黄炜表示,他的俱乐部中,有很多家长都会尽可能抽空亲自带孩子来上课。在孩子上课的间隙,一起讨论竞速小轮车的知识,俨然成为半个“教练员”,“他们希望和孩子一起成长,培养相同的兴趣爱好。”
“骑遇记俱乐部和其他俱乐部组建了‘城市联盟’,在当地体育局的支持下,我们每年会在各自的俱乐部中举办一些赛事。大家对这一赛事的积极性都很高。”在黄炜的印象中,他所参与举办的最早的一场比赛,参赛人数仅有几十人,最多不会超过100人,但现在一场比赛的参与人数少说也有200人,最多的一场有近500人参赛。
同样是家长的黄炜感慨,参加一场赛事费用并不低,“家长和孩子的路费、住宿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为了让孩子有获得感、陪伴感,还是会选择支持,这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