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 聚焦亚运
只过了36个小时,离西湖最近的亚运场馆,打开了哆啦A梦的“任意门”
发布时间:2023-10-01 17:14:41

都市快报讯 哆啦A梦的口袋里,有扇神奇的“任意门”,打开门走进去,就穿越到了新的场景。

没想到,黄龙体育中心体育馆也“穿越”了。

9月29日,当离开该馆的媒体中心时,主馆内场还是竞技体操的6个赛台;9月30日,再次踏进黄龙体育馆的媒体中心,明明通过的是同一扇门,但门后的景象已截然不同。

竞技体操主馆内场景象

蹦床主馆内场效果

难道是我们走了“任意门”?

其实,那是因为馆里在做场地转换。

前期准备:

沙盘演练预测每个环节的时间

统一规格让转场像拼积木一样高效

场地转换,就是在场馆内完成场景转换布置,从而使场馆能顺利承接后一个项目的比赛。

黄龙体育中心体育馆,在杭州亚运会期间,承担了竞技体操、蹦床、艺术体操3个小项的比赛,每两个项目之间的间隔期都将进行场地转换。9月29日,当竞技体操的最后一场比赛结束后,第一次场地转换就开始了,按照要求,它会从一个竞技体操馆变成蹦床馆。

“从竞技体操到蹦床项目的转场工作,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36个小时,在这个时间内要完成前一个项目的撤场,以及后一个项目的进场。”杭州亚运会黄龙体育中心场馆群秘书长、省黄龙体育中心副主任沈剑说,因为时间很紧张,流程又多,所以工作人员在前期多次与器材供应商研究敲定器材的撤离和安装计划,制定了周密的转场方案、任务清单、工作推进表,还进行了沙盘推演。

沙盘推演主要用来预测各项工作的完成时间,并看一看场上的流线安排是否合理、快捷。有了沙盘推演的预测,工作团队在实际落地中就能做到“心中有杆尺”。

为了提高效率,在场馆改建伊始,竞赛运行团队就对各个项目的需求进行了现代化的准备,包括规定每个项目的竞赛器材的尺寸规则、场馆灯光的标准要求等。有了统一的标准规格,就能在场地转换中,像拼乐高积木一样,在同一片场地轻松自如地转变模块。

沈剑说,前期准备的内容还包括设备物料。比如提前做好临时设施的景观物料,在比赛前几天就运到了指定地点分门别类地放好,等可以进场了,就按照工作顺序拉到场里。

连夜撤场:

约200人在馆内过了个难忘的中秋

时间很赶,但是更要顾及每个细节

9月29日晚上7点,黄龙体育馆的转场工作就开始了。

撤场先从副馆(训练馆)开始:当最后一批运动员离开训练馆,去主馆参与颁奖仪式时,工作人员就开始拆卸副馆里的装置。

相比副馆,主馆里的器材拆卸才是块难啃的“硬骨头”,不仅数量多,还很重,而且一些竞赛器材的组装有特定方式,不能暴力拆卸。

因此,场馆群指挥层为本次撤场安排了60名经验丰富的拆卸搬运工人,还有叉车等器材设备。加上工作人员、志愿者,在最高峰时,场内约有200人在同时工作。

那天是中秋节,但大家都只顾着埋头工作。当晚,黄龙体育中心把200份夜宵送到馆内,所有人都过了一个难忘的中秋节。

最终,经过8个小时的努力,3套器材、400多块赛台木板、300多块保护垫、140块自由操场地木板、480块缓冲垫等竞赛器械全都连夜拆除装车。

时间特别特别赶,但是该有的耐心细心一点也不能少。“比如在拆卸自由体操高台的木板时,可能会有一些木屑掉下来,那我们不仅要用吸尘器吸,还要用胶布粘,最后再地毯式检查一遍才行。”沈剑说,有很多细节是需要顾忌的,小到一根木屑、一颗螺丝钉全都不能放过。

除了清空竞技体操的竞赛器材,场馆还要对媒体转播、体育展示、计时计分等内容进行调整。

媒体转播,包括摄像机和收音设备的数量、机位、线路的变化,还包括混采区从场外调整到场内;

体育展示,重新调整灯光音视频、拆卸掉高大的竖版大屏、拆除了运动员进场和颁奖的高台;

计时记分,裁判区的位置和高度也重新进行调整……

总之,整个馆内在9月30日凌晨3点都被清空了,在经历了一轮彻头彻尾的保洁后,当天上午6点,新的“蹦床馆”开始进场搭建。

搭建“新馆”:

“蹦床馆”与“竞技体操馆”的布置截然不同

世上没有“任意门”,只有默默创造奇迹的人

在搭建的过程中,有些设备物料还是可以继续延用的,比如地毯、桌椅、桌布等,但无论是运动员入场区、颁奖台、赛台、裁判席等空间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先竞技体操项目的运动员入场区和颁奖仪式,都是在同一个台子上进行的,但蹦床将两个环节的场地分开了。运动员出场,将从三块4米高的屏幕之间出现,这三块屏幕取代了之前场内的竖版大屏;颁奖台被改到了北面观众席的下方,并安装了一块超长的横屏作背景;赛台由原先竞技体操的6个赛台,变成了2张蹦床;裁判席的桌子高度也比之前更高了,这是因为蹦床项目运动员可以跳到6-8米高,裁判需要观察运动员在高空的动作。

颁奖区

竞赛区

跟“竞技体操馆”撤场的过程一样,在“蹦床馆”搭建的过程中,有很多流程是同步进行的。比如等地板地毯铺好后,赛台和裁判台开始同步搭建,搭好后,再开始布置景观道具、体育展示、媒体转播区、计时记分设备等内容。

龚敏是负责供应绿植的工作人员。9月30日下午,她带着六七百盆绿植,早早地就来到黄龙体育中心候场。摆放绿植是场地转换的最后一道工作,需要等地面都铺好、台子都搭好才能开始装饰。

她说,进黄龙体育中心体育馆的绿植一共有6个品种:万年青、变叶木、也门铁、红掌、肾蕨、鸟巢蕨,在黄绿相间的底色中,间或点缀红掌的红色,有活力热情、迎接胜利的喜庆寓意。

“这几盆位置再调整一下”“换矮一点的肾蕨”“不要挡到赞助商的LOGO”……

本以为摆放绿植很简单,但在现场,哪怕是一个转角的组合摆放,都要调整很多次。要摆得好看,颜色选择和高低排位就很重要;不能有所遮挡,既要兼顾背景板的位置,也要考虑运动员走动的路线。

因此,从下午3点半进场,到傍晚5点,龚敏才堪堪摆好运动员入场路线上的绿植。

等场地全都搭建布置好后,工作人员还要对硬件设备进行调试,按照赛时流程走一遍,确保在10月1日的赛台训练前所有设备、流程全都无误。

这就是“黄金36小时”内,在黄龙体育中心体育馆发生的一切,每个环节、每项工作全都有严格的时间要求,也经过了无数次演练。世界上没有“任意门”,只有一群默默创造奇迹的人。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记者 凌姝文   编辑:管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