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 聚焦亚运
透过人文之窗,爱上中国和浙江
发布时间:2023-10-05 09:23:31

青春智酷的文化

赛场内外,潮流化、年轻态的文化交流方式,让大家感受到当代浙江充满创新力、创造性的现代魅力。

你看,高科技的应用让赛场充满了现代感——

中秋夜,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的田径项目竞赛现场,一场赛前“裸眼3D秀”燃爆全场。百米跑道的投影秀将运动员“跑”“越”“跳”“投”的造型串联起来,让“运动员”在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标投影间穿行,体现了亚洲各地的团结协作。10月1日晚,同样是在田径赛场,两只电子狗来来回回运送铁饼的画面让大家忍俊不禁,也开启了世界首次在赛场使用电子狗运输铁饼的历史。

“又燃又高级”“中国式审美yyds”……线上线下,观众们的感叹声不绝于耳。

你听,“没有一首歌是白放”的BGM,让亚运会秒变大型演唱会现场——

音乐懂青年。杭州亚运会奥体中心游泳馆里千人合唱《千年等一回》;中国男篮和中国台北队比赛中场休息响起了五月天的《恋爱ing》……年轻人担纲的控音台,生动演绎了“年轻人更懂年轻人”。

音乐无国界。藤球比赛现场,一首古早流行歌曲《大中国》响起,深棕色皮肤、身穿正装的外国技术官员和中国工作人员一起跳起手势舞;在有“约旦科比”之称的运动员霍利斯·杰弗森登场的男篮赛场,一首致敬科比的《See you again》响起……

不同赛事、不同场馆,都有着各自的巨大曲库。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体育展示与颁奖仪式主任鲁莹介绍,仅游泳赛事中的音乐曲库就有2000多首,囊括中外金曲,甚至还有运动员自己唱的版本。

篮球比赛现场,拉拉队员们换上戏服、古装、马面裙等特色服饰,抛起水袖、舞起油纸伞,演绎一出“国风+现代”的活力精彩。“就是想尽量把有中国风元素的内容加入表演当中,让全世界的球迷都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领队杨笑说。

有人说,因为亚运会,“换pin”(交换徽章)成为今年最酷最流行的社交方式。主媒体中心一角的自助换章机前总是排起长队。印度记者赫曼特·夏尔马告诉记者,他从2003年开始从事体育报道,这是第一次见到交换徽章的智能平台。因为馆内商店的西湖十景系列已经断货,他把希望寄托在机器“盲盒”,他说:“来中国,当然要带回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徽章!”

西湖十景、二十四节气、中国传统节日系列徽章……一大批极具特色的徽章成了国内外运动员、记者的抢手货,把杭州气韵、中国文化带向全世界。据悉,杭州亚运会特许商品店贩售的200多款徽章,出自一群“90后”设计师之手。

时代在变,文化表达的语汇也在迭代更新。杭州亚组委执行秘书长、杭州市副市长陈卫强说:“最酷智能与最美山水,一体两面,无缝融合,正是杭州的独家‘软实力’,也是中国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最佳缩影。”

亚运赛程,已经过半;中国故事,持续更新。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陆遥 严粒粒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