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 聚焦亚运
新时代 新亚运 新杭州 新起点 杭州亚运会启示录
发布时间:2023-10-10 08:41:53

向绿而生:绿是生机也是商机

杭州亚运会的办赛理念是“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绿色”是第一位的。

在亚运场馆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营管理全过程中,绿色、低碳理念清晰可见。据统计,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56个竞赛场馆中,新建场馆仅12个,其余均为旧馆改造提升。

杭州亚组委环境保障部综合处处长余中平说,在竞赛场馆中大量使用装配式建筑与可循环、可再生材料。比如在壁球馆,比赛结束后,玻璃墙、观众席等设施都可以整体打包搬走,捐赠给相关行业用于壁球项目的普及推广。浙江工商大学文体中心改造拆下来的木地板,则被运送到淳安县汾口中学体育馆重新铺装,让农村孩子不用再在水泥地上打球……

东海的海面上,海风吹动风叶徐徐转动;甘肃酒泉的戈壁,阳光洒在闪闪发光的光热电站塔上……由光伏和风力发出的“绿电”将覆盖杭州亚运会的65个场馆和相关设施,实现100%绿色电能供应,助力打造亚运史上首届碳中和亚运会。

亚运村里处处见“绿”:小到秸秆做的衣架和牙刷杯,MOC餐厅推行小份餐,无不体现环保理念。亚运村内除160辆公共自行车外,还在每栋楼间设置了绿色接驳车站点,清一色的新能源车带来绿色出行体验……

在开幕式中,零碳甲醇点燃亚运主火炬,首创“无废亚运”最大限度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科技感满满的电子烟花秀不仅给观众带来了视觉盛宴,更是展现了杭州亚运会环保理念的独特魅力。

在这让人惊艳的绿色亚运背后,是杭州市政府对绿色经济的精准发力。今年7月26日,杭州市公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绿色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储能、光伏、风电、氢能、节能环保、其他新兴能源等绿色能源产业生态圈企业发展。根据该意见,杭州目标是打造长三角地区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新高地、技术创新策源地、示范应用先行地、低(零)碳综合解决方案集聚地。到2025年,全市绿色能源产业规上工业产值争取突破3000亿元。

“会”聚八方:放大亚运综合效益

10月4日,亚运接近尾声,三大国际体育组织与杭州签署合作备忘录,多个国际重量级赛事将落地杭州。

按照初步目标,到2025年,杭州要成功举办3项国际单项体育组织顶级赛事;每年举办国际和国内高等级赛事10项以上;杭州城市知名品牌赛事6项以上。到2035年,要建立与世界一流城市相匹配的三个体系,争取再举办1次高级别综合性赛事和3—5个世锦赛、世界杯等顶级单项赛事。

从杭州亚运会筹办开始,杭州就提出目标,不单单要举办一届成功的亚运会,更要把亚运会所留下来的场馆办赛经验、各项资源用好,放大亚运的综合效益。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主任江山舞说,杭州的展会经济全球时代源于G20杭州峰会,但G20时间较短,因此对于杭州在全球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力提升上效果不大。而亚运会不一样,它是一个长达半个月的赛事,将有很大的提升作用。无论是北京、广州还是杭州,举办这样重大体育赛事都有一个主线目标,杭州的目标就是“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

如何将办展办会和城市的发展结合一起来?在江山舞看来,首先,亚运赛事的组织和筹备工作都是按照国际标准运行,这就展现杭州这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国际重大赛事使得整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得到提升。

其次是“营城”,一座城市在举办亚运会这样的国际盛会时,必须要有顶层布局,把重大体育赛事和城市的发展战略定位契合好,这种“营城”把城市特色做了系统的展现,全方位地展现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综合竞争力。

江山舞说,这次亚运会,是智慧应用和城市发展结合的一次练兵,它既包括技术路线的创新,也包括商业模式的创新,其背后是政府做好组织统筹规划,以及大量的企业技术力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亚运会是创新驱动在城市能级上的一次集成。

“会”聚八方、“展”揽天下,杭州将进一步发挥会展经济的潜能。在G20杭州峰会等重大活动的拉动下,杭州会展业开始驶上“快车道”。2016年至2019年间,杭州会议会展数量增长年均超20%,带动会展经济蓬勃发展。杭州会展相关企业已增长至8万余家,在2022《全球最具竞争力会议目的地城市》排名中,杭州位次提升至全球第33位、中国内地城市第3位。

筑梦而行:亚运激发经济动能

万事利丝绸董事长屠红燕说:“让丝绸为杭州代言,借亚运会讲好杭州故事、中国故事,让世界爱上中国丝绸。”万事利专门为亚运奖牌的真丝绶带首创“亚运锦”,不仅能让绶带上即便只有0.1毫米的小颗粒花纹都立体可见,还实现了“天衣无缝”和零污水排放。

亚运会让杭州本土企业释放出更多的经济活力。

杭州亚运会赞助企业共176家,其中浙江的企业107家,占比达60.7%。本届亚运会中杭企频频展示“科技力”,用科艺交融诠释东方意蕴:艺福堂用45秒时间泡好一杯中国茶、毛源昌配镜无需一颗螺丝钉、超过1亿人参与的“数字火炬手”出自支付宝……

无论是筹备亚运会还是举办亚运会,都给杭州带来了强劲的经济动能和经济效益。

2016年至2020年,筹备亚运会对杭州市GDP的拉动量约为4141亿元,占同期GDP的7.6%;对财政收入的拉动量约为1033亿元,占同期财政收入的8.2%;对就业人数的拉动量约为67万人,占同期就业人数的2.4%。

今年中秋国庆长假杭州市各景区景点(含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1300.87万人次,同比2022年国庆假期增长34.37%。银联数据显示,长假期间杭州涉旅消费193.289亿,较2019年增长16%。

一个城市要保持经济活力离不开营商环境和人才引进。

江山舞认为,杭州在亚运会之后的营商环境,非常重要的一个支撑就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营商环境的基础是城市功能布局的完善,交通数字化、人文环境、城市宜居宜业。一座城市在这样的重大赛事里面背后所呈现出来的组织能力、市民的素养、企业的参与度都是营商环境的一部分。

同样,一座城市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也是由综合实力决定的,城市活力,城市文化都是吸引人才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一流的环境才能吸引一流的人才。杭州最有魅力的不仅仅是美景,更重要的是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高效、优质、公平的社会保障,这才是杭州的城市核心竞争力。

数字立城:智慧不止于亚运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向全世界展示了杭州的山水之美、文化之美、科技之美。由超过1亿人参与的“数字火炬手”高擎火炬踏浪而来,这一幕让人印象深刻。

杭州又被称为“数字经济第一城”,数字科技也是造就本届亚运会精彩纷呈、美轮美奂的重要原因。2003年,浙江提出建设“数字浙江”,“人间天堂”杭州确立了“硅谷天堂”的发展目标。20年来,杭州数字经济异军突起。

本届亚运会使用近20项首推、首创、首用的应用和科技,用数字世界打破时空界限,让更多人参与到亚运盛会中。

作为世界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史上首个一站式数字观赛服务平台,杭州亚运会“智能亚运一站通”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及票务等用户需求,为观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亚运会还全球首创一体化数字办赛服务平台“亚运钉”,实现了“一部手机掌上办赛”,可以支持10万人大协同。

数字技术的应用在本届亚运会中随处可见。比如智能驾驶巴士专线,能“指路”的交通路牌,仿佛足球飞到眼前的户外裸眼3D显示屏,会按时“喝水”的绿茵草坪,随处可见的各种服务机器人……

“与历届亚运会相比,杭州亚运会很可能是最智能的一届。”亚奥理事会代理总干事维诺德说。

酷炫的科技最终是为了造福百姓日常生活。开幕式结束后7万多人40分钟内全部疏散完毕,这背后是杭州数字算力和数字交通的贡献,这套系统就是城市数据模型CRM系统,而这项技术的应用空间就非常大,可以有效应用在生活场景。当数字技术和广大的受众结合在一起,它就会催生大量的应用,杭州就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间成为国内少有的智慧城市的系统供应商。

彰显文明:带给市民的城市自信

“志愿服务是一项长远的公益事业,也是展示城市面貌,我希望用自己的热情向来宾展现杭州的爱意与温度。”身着青绿色志愿者服装的“小青荷”小乌说道。

小乌是杭州亚运会赛场上3.76万名志愿服务代表“小青荷”中的一个,他们经过层层选拔、专业培训,为亚运会的顺利进行提供充足、专业的服务保障,构建亚运“最美风景线”。

除了赛场内的赛会志愿者,赛场外还涌现着不同类型的城市志愿者。亚运青年V站521个点位上的1.37万余名志愿者为中外嘉宾、市民游客提供交通引导、语言翻译等服务;“武林大妈”等志愿服务队身穿红马甲,穿梭于大街小巷。

杭州亚运会共招募了148万名亚运城市志愿者。他们将参与社会服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自愿主动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并在这个过程中传递了自己的责任感,彰显自己的价值观。

不仅仅是志愿者,作为东道主的杭州市民,在整个杭州亚运会期间,表现出极高的素质。

每一个真诚微笑、每一声呐喊助威、每一次礼让问候,都体现出杭州人道德素质和文明水准。这些友善的互动、热情的帮助,让来自八方的宾客带着美好回忆离开杭州。

一场亚运会,让整个社会奉献精神、道德素养、文明水平、社会责任感都得到了充分的锤炼。杭州市民展现了文化自信和城市自信,这种文明和自信深入人心,并成为这座城市的底色。

以民为本:惠民亚运留住幸福感

每天下午,家住杭州拱墅区施家花园的陈伯都会去附近的健身场地打一会乒乓球。这块健身场地位于中河高架桥下和运河的交叉口,这里原来是运河边的荒地,如今成为了一处约400平方米的多功能嵌入式健身场地,包括篮球场和乒乓球场。

这块多功能嵌入式健身场地,也是杭州市依托亚运会,充分利用城市的“金角银边”区域,打造成了老百姓“10分钟健身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江河边、高架桥下、屋顶上、旧商场旧仓库里,以往这些被荒废的各个角落,如今被杭州充分盘活,开发利用成为各类运动场地。不仅有篮球,乒乓球、还能满足羽毛球、足球、排球、门球、网球、儿童篮球等多项运动的需求。

目前杭州已建成的嵌入式体育场地达三千多处,面积超百万平方米。政府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借亚运会契机,鼓励和推动全民健身。

未来,杭州将持续推进公共体育设施提质增效,今年计划新增嵌入式体育设施面积35.4万平方米以上,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至2.8平方米以上,让更多老百姓享受亚运带来的红利。

早在去年5月份开始,杭州已经陆续将40个亚运场馆以免费或低收费标准向市民开放,此外,还有854所学校的室外体育场和260所学校的室内体育馆也实现了对外开放。

本次亚运会筹办充分考虑赛时和赛后功能需求,在亚运会结束后,这些亚运场馆将进一步可持续运营和利用,以保证亚运场馆惠民开放、活化利用、长远发展。

在杭州,亚运会不仅是一场赛事,更是一种民生,融入了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筹办亚运会的这8年时间里,杭州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两环八横五纵八连”的城市布局加速形成;杭州地铁516公里全线网贯通,萧山机场新航站楼拔地而起,杭州西站建成投运,“城中村”改头换面,“老破小”修葺一新。

这8年时间里,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的建成让人感受800年前的宋韵文化,杭州国家版本馆更是视觉和文化的完美统一,浙江文化“航母”之江文化中心也扬帆起航……

参加亚运会的八方宾客虽然离去,但一座更为美丽的城市却留给了杭州市民。

杭州亚运会在漫天的桂花花瓣中落幕,“数字火炬手”缓缓消失在夜空……在过去的16天中,我们同欢乐,共高歌。亚运杭州时间,将成为中国人永恒的记忆。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亚洲运动会承载着亚洲人民对和平、团结、包容的美好向往。”

亚奥理事会代理主席辛格在致辞中说,本届亚运会精彩绝伦、令人难忘,取得了空前成功。亚奥理事会代理总干事维诺德·帝瓦里评价杭州亚运会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亚运会之一”。

亚运会给杭州带来了宝贵的财富和发展腾飞的契机。

杭州也有了一个新的起点——“亚运之城”。

“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也将实践在杭州人们建设更美家园的努力中。

亚运带来的激情如钱江潮水般奔涌,这激情将一直激励着杭州人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不断开拓创新,勇于拼搏。

今天的杭州,正站在新起跑线上,再冲刺。这座美丽的城市,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继续先行。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