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赓续民族精神,是新时代的鲜明特征,为我们在新征程上不断夺取新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文化传统、思想品格、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等的综合反映,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精神状态与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一个国家不断进步、永续发展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精神之所以连绵不绝、代代相传、历久弥新,是因为其有着深厚的历史土壤和文化根脉。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集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于一体的文化瑰宝,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命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和宝贵财富,也是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根脉所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和滋养着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核和思想精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中华民族崇尚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精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担当精神等,无不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特质和价值追求,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标识。今天的中国,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这与新时代我们党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密切相关。
赓续民族精神,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新时代新征程,赓续民族精神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润化滋养功能,我们要阐发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从中汲取思想精华。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与历史承续、与时代同频、与国家共振、与人民共情、与未来互通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面向未来,我们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保护好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增强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精神力量,在赓续民族精神中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