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从“科学城”到“创新圈” 钱塘(新)区突围抢跑发力创新提质
发布时间:2024-01-14 07:35:00

一份《科技城百强榜》,让杭州再度成为全国科创圈“C位”:

半个多月前,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对全国348个科技城(含科学城)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进行系统评估,并发布科技城T0P100榜单。

百强科技城谁最多?杭州在北京、上海、深圳等科创名城中突围而出,以9家的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杭州为何如此看重科学城建设?作为“科学”与“城”的有机结合,科学城是体现国家科研能力、集聚区域创新要素的重要空间枢纽。当前,杭州正全力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建,而世界一流科学城建设,正是提升科创竞争力的重要赛道。

从2011年成立“全国四大未来科技城”之一的杭州未来科技城,到去年全面启动建设杭州江南科学城,杭州“造城”之路越走越坚定。

从“科学城”到“创新圈”,一座“城”找到新发力点

进入新年,杭州科创势头有增无减。西湖区全年第一会,把“科技创新”摆到发展首位;滨江区委全会,提出加快推进“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全城科创”的大背景下,全市诸多科学城又将如何走出差异化发展之路?通往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路上,杭州军团分别祭出了哪些打法?

1月13日,钱塘(新)区用一场极具特色的创新座谈会给出“钱塘方案”:聚焦创新提质,奋力推进环大学城创新圈建设。

环大学城,首先得从钱塘科学城说起。

从成立时间来看,钱塘科学城在杭州“科学城阵营”中要算“小字辈”。但从历史沿革来看,这片区域已经进入成立24年的“关键成长期”。

21世纪初,借鉴国外“新城式大学城”理念,百余个大学城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壮大,这波大潮中,钱塘吃到“头口水”:

2000年初,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策,并最终拍板:浙江发展高教园区,以下沙为主,滨江、小和山为辅,重头戏在下沙。

坐拥14所高校、25万在校师生,浙江省最大的高教园区就这样花落如今的钱塘(新)区。

2021年3月,钱塘(新)区设立杭州钱塘科学城,以城市为实验室,充分撬动钱塘的产业优势资源与高教园区的丰沛科教资源,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再过两个月,这座“城”就将迎来“三周岁”的成立节点。站在这个新起点上,钱塘要怎样进一步提升能级,以科技创新塑造区域发展新优势?

打造环大学城创新圈,就是钱塘勇闯新路、勇立潮头,接续创新的新发力点。

从第一高楼到田间地头,以创新为题实现“双向奔赴”

邀请14所高校负责人相聚一堂、共谋发展,这是钱塘(新)区岁末年初的传统惯例。不过既然今年的重点话题是“创新”,这场座谈会也必须开得新颖。

座谈会前,14所高校代表先是登上了钱塘“第一高楼”东部湾总部大楼,在钱塘“一带两城”的代表项目最高点,大家远眺一线江景、俯瞰沿江湿地。看完了钱塘现代都市的一面,大家又来到田间地头,在义蓬街道春光村稻梦春光里领略钱塘美丽田园的一面。

沐浴着久违的阳光,闻着泥土的清香,大家畅所欲言、为钱塘打造环大学城创新圈建言献策。成果转化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这是大家达成的共识。

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姚菊明介绍,浙江理工大学一直推动校内科研仪器设备资源与钱塘共享,目前已经为区内200多家企业提供服务;浙江工商大学校长王永贵表示,学校已与钱塘达成区校合作战略协议,双方积极创新政府高校协同机制,推进平台共建、产业共兴、人才共育、资源共享、氛围共创……

事实上,钱塘在推动成果转化上一直是“尖子生”。在近日公布的《2023浙江科技成果转化指数》报告中,钱塘位居全省第一梯队:构建“1+6+N”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成全市首个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综合体;连续6年推进“博士入企”活动,全年与高校相关的技术交易额达到6亿元……

一系列扎实的成绩,让在场高校负责人频频点头。

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目前,杭州正全力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而钱塘提出的目标是“先行区”。

为此,该区将继续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在科技成果的确权转化上不断探索深化,让高校的科研成果加快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钱塘还要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增值服务体系,持续优化科创、人才、金融等增值服务,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让更多科研成果“落地成金”。

加强产教融合,也是与会人员的一致意见。“去年,教育部公示第一批28家拟入围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名单,钱塘和我校共同打造的产教联合体成为全省唯一代表入选……”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徐时清介绍。“只要钱塘所需,就是杭电所能,在这方面我们一定加大力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吴卿表示。

据了解,钱塘下一步将全力建设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高水平建设产教融合发展全国特色示范区。此外,钱塘还要培育壮大产业工程师队伍,鼓励校企合作建设现代产业学院、产业工程师学院,深入探索中高职一体化长学制、特色学徒制、现场工程师三大培养模式,推动人才培养更加贴近市场所需。

直面发展,思想统一;会场内外,共识凝聚。近三个小时的座谈会里,大家聊得热火朝天。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史俊杰 通讯员 钱塘宣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