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学习教育

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以问题为导向纠治作风顽疾
发布时间:2024-06-22 14:00:00

湖南省岳阳县纪委监委聚焦工作台账多、机构牌子多、创建评比多、一票否决责任状多等问题,通过暗访、座谈等强化监督检查,着力提升基层减负的精准性;针对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甘肃省临洮县纪委监委明确提出不得摊派下载、注册、浏览、转发、点赞任务等“八个不得”硬性要求,集中开展清理整治……近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问题为标靶,对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紧盯不放,找准症结、动真碰硬,以务实有力举措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而问题就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坚持问题导向,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在工作和实践中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突破,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局,持续擦亮作风建设金色名片,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实践证明,坚持问题导向,既是新时代加强作风建设的成功经验,也是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方法。在新起点上深化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坚持用好这一行之有效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把纠治作风顽疾引向深入。

与其他作风问题一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段既有共性特征,也有不同的突出表现,必须靶向发力、精准施治。新疆通过问政平台专区征集形式主义问题线索,收集到基层反映强烈的参会范围过广、突击开会等“会风之弊”;辽宁营口从破除整治重复填报材料、工作过度留痕等“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入手,推动做好“数据减负”……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地区特点、行业特征、阶段任务,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广泛搜集干部群众意见,全面检视查找本地区本单位本系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表现,什么问题反映强烈就关注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有的放矢、纵深推进。

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容不得半点花架子,必须实打实、硬碰硬。新疆乌鲁木齐公开通报某部门发放高龄津贴频繁要求认证且方法单一等“一刀切”形式主义典型案例;云南通报在整改工作中走形式、打折扣的形式主义问题……各地发挥查处通报震慑作用,及时发现一批典型,深入核查、严肃处置,点名道姓通报曝光,通过查处通报一个典型问题,推动解决一类问题。同时,对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共性问题,集中精力开展攻坚战,坚决遏制不正之风滋生蔓延。

查处不是目的,解决问题、匡正风气才是关键。要把问题整改情况作为检验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成效的重要标尺,推动问题改到位、治到根。一些基层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必须上下贯通、一体纠治,该哪一级整改,就推动哪一级担起责、带头改。贯通查办案件整篇文章,做实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推动涉案地区和单位找准症结、堵塞漏洞、完善制度,不断健全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长效机制。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