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建,扩展人文之河
大运河的水系是流动的,大运河沿线城乡的文化也是流动的。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不能“单打独斗”,而是要携起手来。
讲好运河故事,需要“更紧握的双手”。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会议现场,省文投集团与大运河沿线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等5市,就成立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浙江段)建设共同体分别签约。
讲好运河故事,需要“更聪明的头脑”。当天,一个全新的研究机构——浙江省大运河文化研究院正式揭牌。
大运河文化研究院筹建工作,是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浙江探索“十大行动”的重要内容。据介绍,该研究院拟由省委宣传部与浙大城市学院共建,将整合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浙大城市学院等4所高校及浙江省社科院、中国水利博物馆、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研究力量,设置大运河文化转化、大运河文旅高质量发展、大运河文化与科技创新、大运河人文经济、大运河滨水空间与规划设计、大运河历史与文献、大运河文化国际传播、大运河水利遗产研究等8个研究中心。同时,将整合运河沿线各地资源,实现研究触点全覆盖。
讲好运河文化故事,还需要“更科技的心脏”。千年运河的背后,是海量的文史数据资源。新华智云通过文化大数据平台,结合AIGC及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钩沉大运河文史。比如,围绕“拱宸桥”这一大运河地标,打造“大运河数字文化星谱(拱宸桥段)”,整合了超过300个文化节点、展示了近千组文化关系。同时,该星谱支持实时更新、活态生长,成为链接大运河历史与未来、传统与科技的重要载体。目前,全省已建成30座新型数字化文化体验馆,包括京杭大运河博物馆运河文化驾驶舱、“诗e柯桥”数字诗路文化体验馆等。
以人为本,打造时代之河
去年杭州亚运会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专门来到绍兴浙东运河文化园。他强调,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今年是大运河成功申遗十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浙江更应该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让流淌千年的大运河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
下一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浙江段)提出了“1+4”的建设方向,即“一个高地、四条示范带”:一个高地,即打造大运河文化研究高地;四条示范带,即打造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示范带、大运河生态保护示范带、大运河文旅发展示范带、大运河美好生活示范带,充分彰显“千年古韵、江南丝路、通江达海、运济天下”的浙江运河文化特色。
“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运河的精准把脉和定位,归根结底是要把造福人民作为运河保护的根本立足点和落脚点,这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涵,更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浙江段)的建设目标。
打造宜居的运河。提升运河沿线基础设施与人居环境,加强古道、古码头、古桥等修复保护,传承发展古运河主街次巷、上宅下店、河埠码头的功能特色,还原“运河人家”历史风貌。
打造宜业的运河。活化利用运河沿线文化遗存和工业遗存,促进大运河沿线茶叶、黄酒、丝绸、青瓷、湖笔等历史经典产业转型升级。丰富现代文化产业业态,融合发展绿色航运、健康休闲、商贸文旅等多种产业,迭代发展数字创意、动漫设计、科技研发等新兴业态。充分发挥大运河连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纽带作用,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大运河成为共同富裕新地标。
打造幸福的运河。聚焦群众美好生活需求,打造以公园绿地为主的生活岸线、生态岸线、景观岸线,开发徒步、马拉松、艺术节、嘉年华等特色产品,推进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与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同频共振,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运河边的美好生活、幸福生活。
悠悠运河,贯穿古今,奔流不息。我们相信,流淌千年的大运河浙江段将成为对外展示浙江、宣传浙江的“金字招牌”,成为文化传承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重大标志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