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经济学在杭州

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完善城市通识教育 增强大学生留杭动力
发布时间:2024-12-19 14:59:22

杭州作为中国的创新活力之城,如何吸引和留住高素质青年人才,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识教育,尤其是聚焦本地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的城市通识教育,是增强大学生对杭州认同感、提升其留杭动力的有效手段。

在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的背景下,浙大城市学院率先推出了《杭州通论》课程,创新性地将杭州作为课堂,通过多方协同和沉浸式教学,帮助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感知杭州、理解杭州。在“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的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城市通识教育增强学生的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为杭州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积蓄人才力量。

《杭州通论》课程的经验与成效

一是拓展城校共建模式,共享教育资源。《杭州通论》课程的设立,得到了杭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浙大城市学院以创新思维,积极联动多家校外单位,系统性地整合了校内城市大脑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通识教育中心等机构,构建了一套跨学科、多主体的课程建设体系,有效促进了城市与高校资源的共享共用。例如,依托杭州市咨询委员会,组建了课程专家委员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成立了一支由亲历杭州建设发展的政企精英组成的“讲师团”。通过这种创新模式的引领,学生们不仅在课堂上汲取知识,还积极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从而获得了丰富的城市体验,加深了对杭州的认同与情感。

二是凝练“杭州特色”,共创城市品牌。课程内容围绕杭州的历史文化、生态文明、创新活力和幸福家园等独特要素,邀请“杭州通”专家“通说杭州”,由青年教师组成导师组带领学生们深入杭州的街巷郊野、历史遗迹和创新园区,以“城市即课堂”的理念让学生们更全面地感知杭州的古往今来与发展趋势。学生通过撰写城市说明书等课程报告,深刻理解作为城市主人翁和建设者的责任与使命。《杭州通论》既推动了城市品牌的塑造,也增强了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为杭州“城市品牌”的共创做出有力贡献。

三是培育潜在杭州市民,助力人才留杭发展。课程通过“精讲+沉浸式体验”“现场实践+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真实的城市环境中建立对杭州的情感联结。课后的调查显示,77%的学生认为课程增进了他们对杭州的了解和热爱,提升了他们毕业后选择留杭的动力。在多方协同支持下,《杭州通论》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城市认同感,初步达到了培育“潜在杭州市民”的效果,助力城市留住大学生,为未来的城市发展储备人才力量。

提升城市通识教育的建议

一是升级城校共建机制,增强协同效能。建议将杭州通识教育纳入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学在杭州”等重点工作中去,推动城市和高校在资源配置、课程内容、教学基地等方面的协同共建。一方面要构建城校融通的资源保障机制。另一方面可以设立杭州通识教育专项工程。汇聚各界力量,推出一本可读易学的《杭州通论》教材;建设一个整合全市各领域的“资源库”,形成城市通论实践基地地图;搭建一个杭州通识教育的“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数字化场景自动匹配课程内容、学生意愿、企业需求等资源。

二是构建全周期教育体系,贯穿学习成才路径。建议以市属高校为试点,在全市在杭高校逐步普及《杭州通论》课程。借鉴高校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将杭州通识教育延展至小学、中学乃至社会教育,形成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城市通识教育体系。并在适当阶段,为不同年龄层次的学习者设计相应课程,系统化地培育市民的城市认同感。未来,还可以通过社区等阵地面向新杭州人、在杭的外国人推广,借助新媒体等形式逐步扩大课程的城市教育效应。

三是完善就业导向课程,提升人才留杭意愿。针对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将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模块融入城市通识课程体系,帮助学生了解杭州的就业市场和职业发展机会。建议联合市人社局、共青团和本地企业,设立职业发展专题,讲解杭州的各类人才引进政策,引导企业通过通识课程向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提前适应职场环境。通过政产教融合的形式,实现学生就业需求、企业用人需求和城市发展需求的有机耦合。使学生更有信心在杭州规划职业生涯,从而提升他们在杭州长期发展的意愿。

四是多种方式向市民开放,提升城市向心力。建议通过数字平台和在线课程等途径,向所有市民开放《杭州通论》课程资源,以扩大杭州通识教育的受众范围。通过搭建一个开放的学习平台,让市民能够系统地掌握杭州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知识,营造一个全民参与的学习环境,从而提升城市的向心力。

《杭州通论》的实践证明,通过多方协同和城市特色内容的通识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对杭州的认同感,增强其留杭动力。未来,通过构建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杭州通识教育体系,结合职业发展引导和政策支持等举措,杭州将继续成为青年人心目中的理想发展城市。这不仅助力杭州留住青年人才,更为其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典范注入持久动力。

(本文为浙大城市学院城市大脑研究院基地项目(24JD069)的最终成果)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刘靖 姚瑶 方洁   编辑:程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