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响起,定格荣耀时刻。3月2日下午,获得2023年度优秀履职奖的33位全国政协委员,从全国政协领导同志的手中接过获奖证书。其中有两位住浙全国政协委员的身影——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朱新力委员和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委员。
今年是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设立的第4个年头,历年获奖委员的总数不足百位。这次能从2100多位全国政协委员中脱颖而出,两位委员都表示深感荣幸。
“作为一名科教工作者和改革实践者,能获得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我感到莫大的荣幸。”施一公委员说,全国政协委员这一身份既光荣又责任重大,承载着党和国家的信任,也肩负着广大教育科技工作者的重托。
作为一名连任的委员,施一公委员表示,多年来的履职经历,令他受益良多,更让他明白一名政协委员到底要干什么、怎么干。他用这三个字总结:“真、专、和”。
“真,就是用真心、说真话,掌握真情况,反映真问题。”施一公委员认为,政协委员是了解社情的“眼”、倾听民意的“耳”,只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扎实实做好调查研究,用心发现问题,才能让参政参到点子上。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施一公委员牵头提交《关于加快推进研究型医院建设》《加强研究型大学在传染病科研攻关体系中的作用》两件提案,得到国家主管部门的积极回应。过去两年,他还挤出时间走进全国50余所中小学校,开展科普讲座,对青少年进行科学启蒙。
“委员履职要坚持与个人专长有机统一、双向发力,才能增强研究分析的穿透力,拓展协商议政的纵深度。”施一公委员说。他的提案和建言主题都和他的科学家身份相关,充分体现“专”字。在履职中,他还曾多次将科研与社会问题相结合,递交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和建议。
施一公委员在履职中还充分践行“和”,努力做好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积极参与者和有力推动者。他通过多种渠道,联通广大海内外科技人才,促进中外科技文明交流合作。目前,他所在的西湖大学已吸引了一大批志同道合者。
朱新力委员也是连任的委员。他谦虚地说,这次能获奖,更多是集体荣誉,“要感谢全国政协、民革中央的信任和肯定,感谢最高法院和浙江高院的支持培养,感谢浙江民革等省里诸多部门给予的大力帮助,才让自己有机会能见证和参与新时代法治建设,才有机会在更大舞台上施展身手”。
朱新力委员从事法学教育与研究30余年,又在法院工作多年。在他看来,平时调研走访和工作中接触得多,有了相当的积累,就能从多种视角去看待一个问题,多加思考,从而提出一些切中要点的建言。“能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一些有益之言,我感到很有价值。”他说。
过去几年,朱新力委员先后提交了20多件提案,内容涉及司法改革、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治理、数字政府建设等多个方面,大多是围绕信息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展开的,其中很多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他曾带着调研组,历时一个多月走访钱塘江上下游的城市乡村、山川河流,收集到大量的意见建议,形成几万字的调研材料,在此基础上撰写了《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的建议》,提出在全国推动形成主要流域、生态功能区全覆盖的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区等建议,被生态环境部等有关部门肯定采纳。
“获得委员优秀履职奖既是莫大的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对于接下来的履职,朱新力委员表示,将继续发挥法学专长,进一步聚焦法治中国建设和数字化改革等主题,助力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交出高质量的“委员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