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代表委员热议深化“千万工程”——打造乡村全面振兴浙江样板
发布时间:2024-03-06 09:26:23

“三农”,一直是全国两会关注焦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粮食生产创下近8年新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大关,农林渔牧一产增幅近10年最高……作为“千万工程”发源地,21年来,浙江持续深化,先行探索和示范,努力打造乡村全面振兴浙江样板。

如何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来自浙江的代表委员有话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乡村振兴的基本前提和首要任务,是稳粮兴粮。一定要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他们的“钱袋子”真正鼓起来,大伙儿种粮的积极性才能保持高涨。

目前,我国粮食生产总体稳定,单产不断提高,总产稳定增长。同时,我也看到了当前种粮农民热切期待解决的难点。

一方面,土地、劳动力和农资等粮食生产成本在上涨;另一方面,粮价形成机制需要不断健全完善。在粮食提价难、降本难的背景下,包括中国水稻研究所在内,每一家涉粮科研机构都要继续加强优质高产多抗耐逆粮食新品种的培育,加强省工省力、减肥减药、高产高效、绿色生态等高效技术和生态栽培模式的研发。

在产学研落地方面,也应更多帮助和支持一定规模的种粮主体,实现从“卖原粮”向“卖大米”“卖食品”转变。帮助和引导他们延长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提升粮农产业化经营及分红收益,积极推动“粮食+文化”“粮食+旅游”“粮食+教育”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让农民分享粮食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在深化“千万工程”、建设美丽乡村的道路上,我欣喜看到,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重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探索开展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

的确,人们的观念意识强起来了,但具体做法上,不少地方规划及设计部门长期习惯了大拆大建、粉饰一新,殊不知,这其实是一种破坏。保护需强调真实与可持续,应包括对乡村地域文化特征的保护、多样性历史记忆的保护、真实生活形态的保护、生态修复、文脉延续等等。

历经12年,我和同是建筑师的妻子,对杭州富阳洞桥文村的整村修复和焕新仍没有结束。每年我们都要往那儿跑很多次。因为保护乡村跟中医看病一样,要细致耐心、对症下药。改造民居,一栋要有一栋的办法。只有在足够时间跨度的整体性规划下,才能实现乡村肌理的多样性恢复,从而重塑整体风貌,还原特有本色。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新农村建设需要重新定义中国乡村之美,要像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样保护“文化多样性”,让空心化、千篇一律的乡村,重获内生性发展动力,成为更多都市人爱去、常去的地方。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技术部副部长李智慧:产业振兴对于乡村振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落实好乡村产业帮扶,一个最为重要的思路,就是做好特产文章,依据当地原有资源禀赋,扩大发展一地具有独特性和竞争力的产业,有力带动整体乡村振兴。

绍兴黄酒是浙江的知名特产。我所在的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的黄酒行业龙头,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的传承基地。近年来,我们不断擦亮“绍兴黄酒”金字招牌,积极探索黄酒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融通发展新路径,同时通过党建联建,与街道、乡村相继共建糯稻基地、青梅基地,一手推进“企业+基地+农户”标准化种植,一手推动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多措并举助农增收。

如今,我们和七星街道32个村(居)股份经济合作社组建成立了强村公司,以市场化运作,产业链带动,围绕黄酒开展销售订购、农业观光等业务,每年根据股权为各村进行利润分配。绍兴黄酒正一步步成为老百姓的“强村酒”。

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市农科院畜禽研究所所长陈淑芳:农业科研应该既接地气,又接天线。在我看来,农业科技下乡,既要重视解决广大农户的实际需求,又要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

在我们畜禽研究所,拥有理化分析室、细胞房等生物育种技术功能区,通过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不断突破大白鹅的育种瓶颈,育出更抗病、更高效益的优质品种。我们育成的大白鹅鹅苗,已从象山“远嫁”至全国23个省份的偏远山区。在四川宜宾、凉山等地,我们又因地制宜,在农户的苹果园里、稻田中、石榴树下,发展立体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提升亩均效益,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在我看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智慧农业是基层所盼,也是国之所需。我国智慧农业发展基础总体还比较薄弱,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不小。建议农业科研领域加快构建起理论研究、应用研究、装备研发相衔接的智慧农业创新体系,建立以应用为导向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确保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强效互动。

来源:潮新闻   作者:记者 来逸晨   编辑:陈周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