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在这个杭州最东端的村落,大地一派青葱
发布时间:2024-08-26 15:55:00

特派员名片

刘航,杭州市首批文化特派员、杭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残雨收还滴,低云去复留。

在连日的梅雨中,我以杭州市级文化特派员的身份,踏上了这片杭州最“年轻”的土地、这个杭州最东端的村落——钱塘区临江街道萧东村。这片土地五六十年前还是一片滩涂,时至今天,一路走来,这里已是一派青葱。

一场“双向奔赴”的“征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

2023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0311元,连续39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杭州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达到了48180元。此刻,浙江在全国首创的文化特派员制度应时应势而生、正逢其时。

文化特派员制度是浙江实现基层文化建设提质扩面增效、探索乡村“精神富有”的重要制度创新。

这是一场“双向奔赴”的“征程”。要实施好这一制度,意味着一方面,必须着眼于基层需要、根植于村庄的独特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发挥文化特派员特长、充分利用派出单位资源,实现供需匹配,如此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实现同频共振,共同为乡村“精神富有”而努力。

一次“偷感很强”的“潜入”

在正式到村报到之前,我已有过一次“偷感很强”的“潜入”。那是在单位确定推选我任全市首批文化特派员的时候,一个陌生村庄的名字就摆在了我的面前。

从名字上看,似乎是一个比较靠东的村庄,后来才知道,不是“靠东”,而是“最东”。

那个周末,杭城艳阳高照,在参加完一场研讨会之后,一场“潜入之旅”正式开启。

汽车沿观十五线向前飞驰,绿油油的稻田随风摆荡,清凌凌的河水蜿蜒流淌。地图上叫“X工段”地名中的数字越来越大,我们终于来到了萧东村。

村口的一块展示牌上印有“大美临江 潮涌萧东”的字样。走进村子,柏油路村道笔直,路两旁的房屋错落有致,时不时就能看到几面颇有古意的店招“土烧酒”,还有几只懒洋洋的“阿黄”伸着舌头、摇着尾巴在村里闲逛。

萧东直河,碧水荡漾,河岸旁18根立柱矗立,雕刻着捏青团、搡年糕、磨豆腐等劳作文化景观。敞着大门的庭院里有村民在劳作,关着的大门上方雕刻着“天道酬勤”的匾额,路的尽头则是一座现代化的农创中心……

这是一名陌生来客的“初次闯入”,同样也是这里的文化初次闯入我的脑海——我对萧东村初步印象的文化轮廓浮现:围垦、海潮、土烧、农耕、美丽乡村……

一张“文化蓝图”的“绘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文化要繁荣起来、农村文化也要繁荣起来。面对萧东村这样一个年轻的村庄,文化繁荣如何着手?如何能让村民精神富起来?

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中指出:“文化即‘人化’,文化事业即养人心志、育人情操的事业。”我想,这张“文化蓝图”的第一笔应该是思想理念的更新。要保护、发现、活化乡村文化传统,增强乡村文化自信,要让乡村成为城市人的向往之地、成为与城市文化共同繁荣的“精神家园”。

其次,这浓墨重彩的一笔应该让村民自己来画。乡村社会主体是村民,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当然也应该是村民。文化特派员要发挥作用须让村民真正产生“文化自觉”,真正成为乡村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

最后,机制要长效。文化的力量是“润物细无声”的,种下去的文化,只有长期长效,才能开花、结果。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文化特派员虽然只有两年时间,但在省市区三级文化特派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必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在有限的时间里种下新时代的文化种子,未来的之江大地也必将是一派青葱!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刘航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