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下午,国家文物局在杭州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这也是国家文物局首次在浙江举行“考古中国”发布活动。发布的三个项目分别为: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整体研究进展、江苏东山村及寺墩遗址考古研究、安徽凌家滩遗址考古研究。
根据国家文物局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整体部署,近期,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项目持续推进,取得重要成果。项目组通过研究,对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整体进程的认识得到显著提升。
良渚古城遗址全貌(王川 摄)
距今5500年前后的气候事件
成为推动文明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考古中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项目组组长王宁远介绍,“我们这个课题最主要的一个成果,就是我们现在逐渐认识到长江下游区域为什么会在距今6000年到距今4000年之间逐渐走向文明化,可能和距今5500年的一次气候事件是相关的。因为这次气候事件,原来在山里面从事采集狩猎为主的人,他们开始走向平原,开始以种植水稻作为主要的产业部门。”
研究成果显示,距今6000年前后,长江下游地区社会复杂化进程加速,出现了凌家滩、东山村等中心聚落,迈入古国时代第一阶段。
凌家滩遗址发现了大型高等级公共建筑、墓葬西侧的燎祭遗存,对外侧壕沟进行了发掘,深化了对凌家滩聚落布局的认识;东山村遗址揭示出崧泽文化高等级墓地、大型房址、大型墓葬与小型墓葬实施分区埋葬等重要遗迹,显示出存在有高于一般聚落且稳定的政治实体。对各中心聚落的结构和演变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凌家滩2020-2022发掘位置图
研究显示,距今5500年前后的气候事件促使稻作农业成为主要产业部门,周边人口快速向太湖平原迁徙,带来大量先进技术和观念,与本区土著人群融合,创造出适宜水网平原的人居和生产模式,社会以个体小家庭私有制为基本社会单元,形成早期的江南生活,影响至今。
良渚遗址是古国时期第二阶段的代表,研究成果显示,目前已基本完成遗址调查和详细勘探,新发现水坝20多处,揭示了水利系统完整结构,良渚遗址群发现的遗址数量增加到300多处。
通过北村等遗址发掘,揭示出遗址群结构早晚期之间的革命性变化,展示了早期都邑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寺墩遗址发现土墩顶部存在大型建筑,揭示出双重水系环绕的特殊聚落格局。
良渚居民从事什么工作?
多为手工业者
持续的研究丰富了对良渚社会多元性的认识。稻作农业的发达促进了社会分工和手工业的专业化。除城市手工业外,利用当地资源和有利条件,出现了从事农业和石玉器等专业化生产的基层聚落。如施岙和茅山遗址都发现大规模农田;中初鸣遗址群则集中从事低端玉器生产。
良渚先民生活场景(方建飞 摄)
考古显示,良渚古城城内居民除了贵族和宗教人士,多为从事玉器、漆木器、骨角器、石器等加工的手工业者,而没有发现有任何农民的线索,良渚社会存在明确的城乡分野。
王宁远介绍,“我们现在发现良渚古城城内的2万多居民可能和现代城市非常类似,城里面可能有宗教人士,有贵族,然后有大量的手工业者,城里没有农民。”
“他们从事玉器加工、石器加工、漆木器加工等高端手工业。他们的粮食、肉食这些原料都是从四面八方外部输入的。除了中心都市以外的基层聚落,我们的认知也有很大的发展。基层聚落在当时也有很多分工,有的专门种粮食、种水稻,有的可能专门采集石料,甚至可能在海岛地区还有一些是以制盐作为主要产业。”
良渚遗址群家底已经摸清300多个遗址点
比以前的100多个遗址点翻了一倍
王宁远介绍,目前,已经对100平方公里的良渚遗址进行了彻底勘探。
“我们现在对这个片区的遗址分布已经摸得比较清楚了,我们总共在这个区域发现了300多个遗址点,比以前的100多个遗址点翻了一倍;另外我们在这个地区还通过一种水利系统的快速调查方法,发现了原来11条水坝之外更多的水坝,揭示了良渚水利系统的完整结构,这样良渚遗址群所有的家底,我们认为已经摸清了。”
此次发布的项目中,安徽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是一处距今5800—53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心聚落遗址,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作为中华文明古国时代第一阶段的代表、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中的关键节点和关键地点,凌家滩的考古新发现,为深入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更加关键的资料。
红烧土遗迹范围(上为西北)
近年来,凌家滩遗址发掘了一处大型公共建筑;一处进出遗址的重要防御设施。一处位于墓葬区西侧的燎祭遗存,共出土器物260余件。石器以钺占绝对多数,拼合后完整石钺60余件。玉器多为残碎小型饰品。
凌家滩出土齿轮形玉器
以大型红烧土遗迹为代表的大型高等级公共建筑的发现,深化了对凌家滩聚落布局的认识;证明凌家滩存在超大型的高等级的公共礼仪建筑,为大型墓葬、精美玉器的存在寻找到了相匹配的高等级的生活遗存。
凌家滩祭祀遗存的发现,为研究复原当时祭祀场景提供了鲜活的资料,完善了对墓葬祭祀区布局的认识;200余件器物的出土,丰富了凌家滩陶器玉器的种类;龙首形玉器等特殊玉器的出土,对研究中国史前用玉制度及对历史时期礼制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
凌家滩出土陶鬶
凌家滩出土龙首形玉器
位于苏州市张家港市金港街道东山村的东山村遗址,2023年至2024年度考古新发现,再次实证东山村遗址是“古国时代”第一阶段的代表性遗址。
东山村遗址目前已揭示出了崧泽文化高等级墓地、大型房址、红烧土祭祀广场、祭祀坑以及大型墓葬与小型墓葬实施分区埋葬等重要遗迹,显示出存在有高于一般聚落且稳定的政治实体,社会已进入古国阶段,对深化“古国时代”的认识、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及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江苏东山村崧泽文化红烧土祭祀广场和大中型墓葬(南—北)
崧泽文化早期大墓M115
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的寺墩遗址,是一处以新石器时代崧泽—良渚文化遗存为主体的中心聚落遗址,年代距今约5500—4500年,遗址以一椭圆形土墩为中心,周围分布十余处小型台地,外围有双重水系环绕,总面积约为150万平方米。
寺墩遗址发掘现场
良渚文化时期,寺墩遗址已形成以圆形土墩、周围台地和双重水系环绕的聚落形态。土墩底部由青灰色“草包泥”堆筑而成,北坡发现一处石砌遗迹,可能做排水或护坡之用,墩顶发现多条红烧土基槽,表明曾有大型建筑;墩体北侧发现多处良渚文化建筑基址及灶、水井等生活遗迹。
墩东台地位于内圈水系外侧,面积约5000平方米,分布有两处良渚文化贵族墓地,曾出土大量玉器,在台地南界的G17中,出土有“日月山”等刻符的大口缸残片,是长江下游良渚文化与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存在密切文化联系的证据。
内濠沟出土木浆
寺墩遗址自崧泽文化晚期向良渚文化时期的文化形态和聚落布局的变迁,生动反映了太湖地区史前社会复杂化的形成、发展,并最终迈向早期国家形态的过程。为讨论长江下游区域文明发展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
这些考古新发现,向我们生动展现了中国史前先民的非凡智慧和卓越成就,它们是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实证。下一步,国家文物局将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框架下,持续推进重大课题攻关,推动考古学理论创新,加强人文社会学科、现代科技与考古学深度融合,深刻阐释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全面促进考古成果社会共享,引导社会公众形成正确历史认知,发挥以史育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