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良渚论坛”如期开幕,论坛期间,中外作家对话、中外考古学家对话、中外音乐家对话等3个平行论坛顺利举行。
考古学家间的交流,触达了人类历史深邃的解读;作家间的交流,造就了历史长河中朵朵灿烂浪花;音乐家间的交流,引发了人们情感上的种种共鸣……
一场场精彩对话中,产生了怎样的思想与碰撞?跟着记者一起走进三个分论坛,聆听各界翘楚的声音,寻找问题的答案。
文学穿越疆界 文明辉映互鉴
“文学正可以借助作家们的经验与想象,创造出一个瑰丽而鲜活、灵动的世界。”“中外文学作品互鉴,中国人通过阅读巴尔扎克了解19世纪的巴黎,而法国人通过阅读余华的《兄弟》来了解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在良渚这块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举办此次中外作家对话,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第二届中外作家对话平行论坛上,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位作家学者齐聚良渚,在对话沟通中增进理解认同,在思想碰撞中凝聚广泛共识。
文学承载着人类丰富的理想与追求,是文明交流的重要媒介。本次平行论坛以“文学的创造力:世界文学的共鸣与人类社会发展”为主题,着眼中外文学创作、文化传承,共享文学时空,共促文化交流,共探文明互鉴。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在交流互鉴中,深刻形塑着彼此的面貌,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文学共同体。希望中外作家秉持涓滴成溪的坚持精神,在责任担当中熠熠生辉;秉持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在升华生活中诠释价值真谛;秉持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在互鉴创新中美美与共。
论坛期间,中外作家以主旨发言、交流发言、主题对话等形式深入交流和广泛探讨,包括“世界文学的共鸣与人类社会发展”主旨发言、“丝路文明”“中外传统文化”主题对话、“城市文学创作”“中外南方文学创作”主题对话、 “世界儿童文学”“科幻文学”“网络文学”主题对话、“中阿诗歌的创造力与亚洲内文明交流互鉴”主题对话等。
该活动的闭幕式中宣读了“第二届‘良渚论坛’中外作家对话共识”,通过凝聚广泛共识,携手打造文学共同体,共同推动跨文化的文明交流互鉴。此外,本届论坛参会的国内外作家共同创作“良渚”主题诗歌散文作品集,作品集《与良渚相遇》发布仪式也在闭幕式上发布。
从考古发现看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考古学是找寻历史文化的一种形式,为过去和现在架起桥梁,让今人与古人“对话”,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邃。第二届“良渚论坛”平行论坛“文明之光”中外考古学家对话以“文明的再现——全球视野下的考古学与文明形态多样性”为主题,来自五大洲11个国家的51位中外考古学家共聚一堂,研讨文化遗产保护和有效利用,开展文明对话。
考古学家们探讨了哪些话题,又带来什么样的思想碰撞?
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教授因诺森·皮吉拉伊以“基础设施水管理和古代文明的发展”为题进行了主旨发言,他指出:“当我们探讨水利基础设施时,要关注水的可持续发展和水利基础设施的可持续管理。比如说,如何更好地平衡生态系统与社会的发展?”
“良渚遗址处于山地平原过渡地带,其整体聚落结构在良渚早中晚期之间发生过巨大的变化。”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宁远则从水管理的角度,讲述了良渚古城的规划与演变:“早期聚落规划主要是按照地势来分布的,中期以水路来划分城市的格局。随着晚期内城城墙的出现,标志着地缘关系的进一步强化,城市形态完备。而外郭的出现,标志着城市对外部聚落吸附能力的加强,由此形成一个超级都市 ”。
在“环境适应性与文明”“经济模式与文明”“资源、观念与文明”“技术、水管理与文明”对话环节,近20位中外考古学家围绕“良渚古城发展与自然环境变迁关系”“上山文化环壕与早期稻作社会的村落形态”“海平面上升背景下经济方式转变”等主题进行发言。
此外,“良渚国际考古中心”也在平行论坛上揭牌,该中心将适时推出公开课题,邀请全世界的考古学家研究探讨,展开更多、更深入的交流互鉴。
东京大学教授米田穰自2022年开始担任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的特约研究员,对于“良渚国际考古中心”的成立,他表示:“可以预见,未来还会有更多外国考古专家一同到良渚参与研究,我很期待多元思考给我带来的学术灵感。”
以音乐为媒 构建文化交流之桥
昨天,“中外音乐家对话”平行论坛在良渚顺利举行。“当今世界,即使你我语言不通,完全可因为一支曲子而彼此共鸣,迅速拉近心与心的距离。”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广胜在致辞中表示。
“中外音乐家对话”平行论坛以“音乐精神的递进:中外音乐传统的现代回响”为中心主题,围绕“古代音乐艺术与人类文明发展”和“人工智能时代与艺术未来发展”两个讨论议题,五大洲12个国家的37位专家以主题交流发言和圆桌论坛形式展开对话。
“音乐传统,它是自古至今在历史的流转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具有阶级性、民族性、地域性的音乐概念、音乐行为以及某种规则和制度。”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李心草表示,“中国自古以来的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以及广袤的民族音乐都有自成体系的音乐传统。它们通过一系列宝贵的成果和音乐文化遗产,对人们带来一种精神层面的影响。”
李心草的发言中提及了他对“音乐传统”的感悟,而美国南加州大学音乐产业系教授鲍比·博格的分享则提到了如何拥抱传统,创造经典。他说,“无论是音乐的创作还是表演,都要树立‘经典意识’。在创作方面,要充分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创作出经得起时代检验,在历史长河中留得下来的优秀作品。同时,也要在表演实践方面对中国经典音乐作品进行不断打磨提高,更好地传承经典、传播经典,塑造高品质的艺术精品。”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辅助工具,能够为人们的工作带来便利、提高效率,论坛现场,不少中外音乐家都关注到了人工智能对音乐创作带来的机会和挑战。
“音乐者作为个体,只能开辟一个狭窄的通道,但是有了人工智能的帮助,可以结合更多的技术,实现更多的音乐功能和梦想。”西班牙利赛欧音乐学院教授Josep Oriol Sana说。
由于数字技术、科技的进步,音乐的形式一直在发生变化,音乐的表现形态也不断丰富。“我们不需要去惧怕人工智能,创作中最能抓人耳目的‘灵性’,大数据依然无法捕捉和模仿。从远古到未来,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发展,无论技术、科技怎样发达,真正的艺术,真正的音乐,将永远无可替代。” 浙江音乐学院院长王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