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120余位中外作家学者探讨“世界文学的共鸣与人类社会发展”
发布时间:2024-11-27 09:00:00

文学,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为推动中外文学交流,深化人类文明互鉴,11月25日至26日,第二届“良渚论坛”中外作家对话平行论坛在杭州举行。

以“文学的创造力——世界文学的共鸣与人类社会发展”为主题,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位作家学者齐聚良渚,在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围绕传统文化、科技进步、丝路精神等话题展开探讨,期许“文学世界”的愿景。

传统文化的共鸣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文化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文学作品。正如旅居西班牙的作家赵彦所言:“传统文化就像空气一样融入我们的身体,我们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透过文学之窗,人与人因为陌生,所以好奇;因为好奇,继而彼此吸引。论坛现场,作家、学者们就分享着不少关于“遇见”的喜悦。

“拉丁美洲有许多中餐馆、针灸馆,各个国家的图书馆中有许多中文典藏。包括艺术、文学等元素在内的中国文化对整个拉丁美洲影响深远。”研究哲学、儒学以及唐诗的法国作家何塞·安东尼奥·富内斯特别提到了两位作家:拉美现代主义文学开创者之一、尼加拉瓜作家鲁文·达里奥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前者常在作品中引用丝绸、锦缎等中国意象,后者则借用“庄周梦蝶”的古老中国故事创作诗歌《借鉴》,以启发读者对现实与梦境、存在与消逝的哲学思考。

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浙江省作协副主席鲁引弓,则感慨当年外国文学对于中国作家的滋养和巨大影响:“在我们那个年代,写得像某个外国作家是一件可以引以为傲的事情。”此外,他还觉察到,近年来,德国文学标志性人物赫尔曼·黑塞百年前的作品在中国“翻红”,广受今天的年轻人喜爱。由此,他相信不同的文化之所以能取得共鸣,一定具有能跨越时空和民族的共性。

有交融,也有碰撞。在哈佛燕京图书馆编目组工作了20多年的学者张凤称,在倡导对话的哈佛大学,“关于建立经典或是解构经典、文化的兼容与不容等意见的交锋从未停歇”,以至于她总是被“八面来风吹得眼睛都睁不开”。

这一有趣的比喻让现场嘉宾们相视一笑,但中外作家都无比坚信:在各国的传统文化中,最能彼此共情的精神内核是相似的,比如爱、尊重与和平。

“今天,我们拥有很多知识,却缺乏智慧。拜金、暴力等错误的价值观盛行。”希腊作家塔索斯·拉波洛布洛斯嗅到了“危机”,也察觉到了作家的使命,“作为作家,我们应该承担起责任,从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中汲取智慧,在文学中将价值观进行正确排序,从而引导读者往光明而正确的道路上走去。”

科技进步的机遇

如果说,关于文化的议题多围绕如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那么基于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的科技,则从某种程度上,让不同国度的作家面临着相同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在主旨论坛中说:“我们身处全球化的全媒体传播时代,科技发展与人工智能日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文学艺术的生产传播。”网络文学便是科技介入文学后的产物之一。

“你们可能难以想象,我的大学专业是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专业。我的处女作既不是仙侠小说,也不是玄幻小说,而是一本名为《局域网组建与维护实例》的专业性书籍。”浙江作家协会副主席、“网文大神”管平潮认为,网络文学是低门槛的自由创作,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年龄的人都可以写作。

与此同时,网络作家疯丢子也坦言,网络的“便利”也会导致一些弊病。她坦言,之前受《第三帝国的兴亡》一书的启迪,自己靠搜集资料就创作出了一部关于德国二战时期的小说,“但由于故事浅薄,导致我羞于给任何一个德国作家推荐这本书,他们一下就能识别出破绽”。

以更宏阔的视角去看,科技改变的何止是文学创作方式与传播渠道。

兼具科研工作和文学创作双重身份的美国华裔作家黄宗之曾创作出以克隆人为主题的科幻小说《未遂的疯狂》。对于科技,黄宗之认为:“作家应该肩负起一种社会责任,不仅要注视创作和出版本身,也要将人类生存和发展挂在心上,流淌笔尖。”

当然,更多人对于科技与文学的跨界碰撞依旧保持乐观态度。现场,新加坡诗人、学者周德成用手机为大家放了一首动听的歌。这是他将自己创作的诗歌“投喂”给人工智能,经过分析意境,自动输出的音乐作品。

“让科技为人类所用,而不是让科技操控人类。”周德成的一番言语,道出人类文明与科技文明之间相处的一种和谐方式。

沟通互鉴的渴求

论坛现场的热烈气氛折射出两个方面:一方面,文学是属于世界的语言;另一方面,文学世界的沟通,显然还需要更多条通往彼此的桥梁。

走通文学沟通这条路不乏阻碍,例如,翻译就是一大问题。德国作家、汉学家郝慕天18岁开始学习中文,是《生死疲劳》《繁花》等经典中国文学作品的德文版译者。她不无遗憾地感慨:“文学翻译不是简单地从文字到文字,它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以至于像王安忆的《长恨歌》等很多精彩的中国文学到现在也没有德文版。”

而无论是一个好译者的培育,还是版权输出的可能性,都是起始于一个彼此了解与对话的机会。由此,作家们由古老的“丝绸之路”到当今的“一带一路”,继而想到了“丝路精神”,感慨良多。

“丝绸之路,是一条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交流之路。”加拿大华文作家张翎强调,一定要保持这条道路的畅通,“通过交流,文学才会变得多元丰满,才能充满理解和共情。”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作家李继凯进一步总结:中国历史积淀的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已经上升到了一种民族的精神、文化的精神,追求的是人们能够一起对话、磨合、面向未来。

论坛闭幕式上,各国作家向世界发出《第二届“良渚论坛”中外作家对话共识》,呼唤通过凝聚广泛共识,携手打造文学共同体,共同推动跨文化的文明交流互鉴。此外,参会作家还共同创作“良渚”主题诗歌散文作品集。

让我们相信,世界文学花园将会越发姹紫嫣红,世界文明之光也会更加交相辉映。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严粒粒 高心同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