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球绿色转型步伐的加快,国际市场对相关绿色产品的需求也日趋旺盛。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万喆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绿色贸易已成为推动中国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的“鼓励绿色低碳产品进出口”,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绿色贸易发展,巩固外贸出口新优势。
谈及当前中国发展绿色贸易具备的优势,万喆将其概括为三点:一是技术优势。中国凭借在高端制造业和尖端技术研发等领域的持续飞跃,尤其是在机电一体化、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显著突破,加速推动外贸结构转型,提升了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二是制度优势。中国提出的“双碳”战略为绿色产品与绿色贸易的发展壮大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研发、生产、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供应链,更快、更先进的技术迭代,一大批产品性能好、国际竞争力强的企业等,赋能绿色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竞争新优势。三是需求优势。近年来,国际贸易环境回暖叠加供应链韧性重建,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使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由此使得国际市场对高科技、低排放产品的需求激增。全球经济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中国发展绿色贸易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
此外,万喆认为,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也为全球绿色贸易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当前中国正处于需求快速释放的阶段,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市场纵深不断延展,扩大内需的空间足、潜力大,前景可观。从消费需求看,中国有超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未来十几年将达到8亿人,对绿色产品的消费需求不容小觑。尤其是,中国持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世界共享中国大市场,为全球绿色低碳产品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表示,在全球气候风险不断加剧、各国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共识增强以及绿色技术加速迭代更新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绿色低碳产品发展成为中国外贸的新增长点,不仅带动了国内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助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还丰富了国际市场供给,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着中国力量。
事实也正是如此。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出口的每10辆汽车中有4辆是电动汽车,每10辆轨道机车中有7辆是电力机车,出口的蓄电池近九成是锂电池。“绿色”已成为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8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第五次全体会议再次对发展绿色贸易作出部署,会议指出,要主动应变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绿色贸易、跨境电商等新的外贸增长点。
谈及接下来如何进一步推动绿色贸易发展,万喆建议从以下方面发力:一是在完善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最前沿技术,打造透明、高效的数字化贸易生态。二是持续推动外贸数字化转型升级,为绿色低碳产品进出口开辟更广阔的通路,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注入新动能,为全球绿色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三是加强同“全球南方”国家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合作。在持续巩固欧美发达市场的同时,依托“一带一路”、金砖等多边合作机制,加强与新兴经济体的互动,拓展同中东、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的合作,拓宽绿色产品国际市场规模,带动当地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四是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全球绿色经济发展中的话语权和全球价值链地位,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携手各国共同探索低碳发展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