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市人代会“代表通道” 六位代表接受采访
发布时间:2024-01-31 06:48:51

共话履职,展现奋斗杭州蓬勃朝气

杭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市人大代表鼓掌通过提交大会表决的相关草案。记者 法鑫 摄

杭州日报讯 “代表通道”承载的是群众期待,连接的是千家万户,彰显的是民主自信。1月30日下午,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前,6位市人大代表走上“代表通道”,接受记者采访。服务亚运、和美乡村、营商环境、全民健康、美好教育……代表们饱含激情,讲身边变化,谈奋斗历程,话使命担当,尽显履职风采,折射出奋进杭州的蓬勃朝气。

建立翻译人才库

用国际化语言讲好杭州故事

市人大代表,杭州市商旅运河集团·会展国际交流中心总经理助理 潘伊玫

去年8月至11月,我担任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外宾接待项目负责人,带领多语种持证翻译团队,在“大莲花”连续奋战了3个月。我们团队的任务是重点保障亚运会开闭幕式、亚运会田径赛和亚残运会开闭幕式期间国外贵宾接待。我原创编写了3份高频实用、图文并茂的标准英语话术。尤其是针对专业性极强的亚运田径赛,我们借助数据比对、人物画像,把近年来各参赛国的夺金热门项目和奖牌有力争夺者都编入话术。我们的团队每天工作15个小时,每一位都能独当一面,每一位都是“超级替补”,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赛后,亚田联主席达兰先生亲自写来感谢信:“热情专业、宾至如归”。

后亚运时代,我希望能整合经过亚运历练的各场馆多语种翻译资源,建立翻译人才库,培育一支赛会经验丰富、高度认真负责的持证翻译团队,锚定国际重要交往中心、打造国际赛会之城,用国际化语言讲好杭州故事。

亚运科技走向产业

服务高质量发展

市人大代表,蚂蚁集团首席技术官 何征宇

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是历史上科技底色最浓的一届亚运会,为杭州的数字科技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全球“路演”。

如今,亚运科技也落地在千行百业继续服务社会。我举两个例子:一是“数字火炬手”技术已经在医疗、政务、电商等领域落地应用了,打造了很多专属的数字人。去年11月,浙江卫健委首个数字健康人“安诊儿”上线,浙江用户在就医时,可享受“安诊儿”全流程的陪诊,就医体验进一步提升了。另外一个例子是,亚运会期间,杭州中山南路的吴阿姨向外国游客卖了2000单的葱包桧,吴阿姨并不会说英语,但她贴的一张跨境收款的二维码,帮她做成了这些“跨国小生意”。亚运后,我们也在努力将这张特别的“二维码”,贴向全球的更多地方。

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闭幕了不是终点,而是技术走向产业的起点。在后亚运时代,我们更要用好“亚运红利”,让沉淀下来的技术去服务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市人大代表,江苏银行杭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殷一然

去年,杭州市人代会表决通过了《杭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立法的形式将杭州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化下来,增强了市场主体信心,激发了创新创业动能。

作为一名来自银行业的代表,在履职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实体经济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想更好更快地发展,需要社会各方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去年,我结合自身工作,先后针对科创金融和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比如,为切实解决广大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担保难的问题,我建议不断完善政府信用担保体系,提高担保服务效率,优化担保评价维度;为切实解决科创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难的问题,我建议相关部门搭建评估、交易、流通的统一平台,有效推进知识产权的市场化、价值化和产业化;为切实解决各类市场主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个性化金融诉求,我建议由金融机构、国有企业、产业资本、民营资本等共同参与,组建科创发展基金,形成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下沉,提高金融服务适配度。接下来,我将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的履职作用,为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贡献力量、展现担当。

“千万工程”走出

强村富民共富新路径

市人大代表,余杭区径山镇径山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社管会社长 俞荣华

我在村里工作已经20年了,这期间我全程参与了“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也见证了乡村的精彩蝶变,径山村是“千万工程”最好的样板和缩影。

在深入推进“千万工程”中,我们培育出民食民宿等业态100余家,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我们大力发展径山茶产业,已拥有精品茶园3000余亩、茶企10家,70%以上农户都在经营“径山茶”。我们还引进文创团队,讲好径山茶前世今生故事,开发出茶衍生产品近100种。可以说,“径山茶”已经成为径山村老百姓致富的“金钥匙”。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分别比20年前增长了100倍和10倍,达到了780万元和53700元。我们还先后获得“全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特色产业超亿元村”等诸多国家级荣誉。

我们深信有原乡人的坚守、归乡人的传承、新乡人的创新、旅乡人的口碑,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强村富民的共富新路径。

从“医疗保障”

向“健康保障”转型

市人大代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绍兴院区院长、研究员 刘利民

建设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有效率的医疗保障体系,是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我曾提出《杭州市和浙江大学合作(市校合作)提升杭州市医疗水平》的建议,得到杭州市政府、市卫健委的高度重视。

如今,“市校合作”模式硕果累累,杭州市属的之江医院、滨江医院、钱塘医院分别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以院区模式合作办医。以杭州市钱塘医院为例,经过多年院区模式合作办医,该院已经成为杭城东部地区最成熟的医院,为当地的百姓、高校、企业带来了优质医疗资源,也成为钱塘区招商引资的一张“金名片”。

接下来,我们要实现从“医疗保障”向“健康保障”转型,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的公共卫生体系。杭州每年的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中,这类项目占有较大的比重,也是我的主要关注点,我也将继续发挥专业知识特长,积极建言献策。

教育优质均衡需要定力与坚守

市人大代表,杭州第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蔡小雄

这些年,杭州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下了真功夫,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过渡。“优质均衡”是一个动态目标、相对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为了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能上好学校,杭州二中挺“拼”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按照市政府要求,相继领办了建兰中学、江南实验学校、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今年杭州二中第一附属学校也将开始招生。此外,为助力县中崛起,2023年,余杭一中、景宁中学相继加入杭州二中教育集团。杭州二中派了8位名师长期投身到余杭一中、景宁中学任教。他们的专业功底、敬业精神、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着两所学校的师生。在一次辅导后,有学生对杭州二中老师说:“老师,您的眼睛是最亮的星星。”

我想,教育需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与坚守,也需要全社会“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耐心与理解。教育不需要豪言壮语,更不能有花言巧语。教师不能光追求给学生满分,还要让孩子满意,尽可能使他们满足。也许,我终其一生也成不了教育家,但我可以以校为家,与学生情同一家,尽心尽力把教育工作做到家,用自己的努力报效国家。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郑莉娜   编辑: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