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一老一小 夜经济 城市治理……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问题很有针对性
发布时间:2024-01-31 07:20:56

每日商报讯 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期间,来自31个界别的近500名市政协委员纷纷建言献策,认真履职。哪些问题引起了委员的重点关注?他们又提出了哪些建议?记者梳理了以下几个关键词,一起来看看吧!

“一老一小”:

杭州市比全国平均水平提前11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在杭城已成为突出的重点难点问题。目前,全市养老体系整体还是以“医养结合”“康养结合”“医康结合”等模式为主,存在“医”“康”“养”某一个方面的缺失。

建议聚焦特殊人群需求,健全“医康养”一体化服务模式,让老年人、残疾人在家门口享受多维度全周期“医疗+康复+养老”的一体化服务。比如,加强资源联动,开辟诊疗绿色通道,将包括康复护理等所有能在医院享受到的服务全部纳入机构养老日常管理,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与养老服务无缝对接。

——市政协农工党界别 戚敏敏

婴幼儿期是儿童脑发育和认知、情绪和语言等发展的关键期。在生育形势与育儿观念发生转变的情况下,如何推动“幼有所育”迈向“幼有善育”,如何实现生育支持和人口素质的提升?

以服务发展能力提升为例,建议统筹运用现有社区资源,以自办、合作办、委托办等多元模式,新建、改扩建、以租代建、回收闲置空间等方式,盘活各种资源或社区空间。同时,增加社区托育照护服务点,构建15分钟婴幼儿照护服务圈,充分利用现有托育资源和已有社区公共服务资源,在所提供的为民服务项目中增设托育服务内容。

——市政协文艺界别 林玥玥

打造夜经济:

夜间经济是衡量城市繁荣度、生活舒适度的重要指标,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品质化、多元化、便利化的消费需求。但目前杭城夜间经济整体还不完善,存在布局疏密不均衡、领域业态不充分等问题。

建议通过丰富夜间经济业态、用好数字技术、盘活闲置资源等手段,丰富“夜间经济”消费新模式;升级、创设消费场景,拓展夜间消费链条,呈现购物、美食、娱乐、文创、健身、会展多领域业态;要找准区域特色,打造品牌。

——市政协经济界别 赵琴芳

对比武汉、成都等夜间经济影响力城市,杭州在人均消费能力上具有比较优势,但仍存在优质产品供给数量不足、消费业态单一、配套设施不完善、品牌特色亟待提升等问题,提升发展空间仍然很大。

为此,建议从顶层设计、业态布局、配套设施、要素保障等方面,充分挖掘杭州夜间消费资源。比如,结合杭州夜间经济业态的成熟度和发展潜力,在现有的“西湖夜未央”品牌基础上,拓展运河夜经济品牌;鼓励商家延长营业时间;升级“印象西湖”夜游演艺项目,打造西湖夜游IP典范;串联良渚、西湖、运河世遗景点,打造夜游消费线路;在商业综合体、街区、商圈等地分类布点,完善小吃夜宵供给体系等。

——市政协民革界别 陆佳伟

城市治理:

随着杭城的不断发展,车辆日益增多,“停车难”已经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停车资源配置不合理、各运营主体之间缺少协同等等,都是导致市民外出停车困难的原因。

建议通过建设可行性大型停车场、支持集约化立体停车库、建立完善停车管理体系等缓解这一难题。以完善停车管理法规为例,尤其是针对有些城区居民小区内及城乡接合部长期占领车道路边的“僵尸车”,要多方联动坚决处置、全面清理。医院、学校、商场等公共场所,应探索与周边区域的共享停车区,也可作为临时停车场,进一步发挥公共空间效应。

——市政协工商联界别 夏日东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周雨菲   编辑: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