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报数量要求取消了,不再随意考核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少了,工作开展起来能更加专注高效、得心应手了……”谈起基层减负带来的变化,余杭区不少网格员感慨颇多。这些变化正是余杭区委社会工作部根据杭州市筑牢为村(社区)减负“防火墙”工作视频会议精神着力整治形式主义、深化网格减负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余杭区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道路上真真实实下了“狠招”。面对网格准入事项繁杂、各类App应用及指标性数量考核等痛点堵点问题,余杭区从理顺网格事项、完善制度机制、推动质效评价等方面入手,以去“指标化”、做好“减法”、把好“质检关”三大招式,为基层网格“瘦身”,着力突出网格服务群众、助力基层治理的功能与本色,释放了巨大的治理活力。
招式一
去指尖上“指标化”,让网格员“走出去”
过去,网格员们常常为了完成繁重的考核指标而疲惫不堪。现在,余杭区在充分走访村社、网格的基础上,根据村社、网格反馈意见,大刀阔斧地优化了网格评价管理体系,让“小马”轻装上阵。比如取消了一级事件上报量、“网格学院”登录学习这些让网格员“头疼”的指标性数量考核,让网格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主动发现高价值事件。这一改革效果立竿见影,全区网格上报事件数量大幅下降,网格员工作效率和积极性都得到了显著提升。自评价体系优化调整以来,全区网格上报事件由1714件下降至747件(环比下降率达57%),其中一级事件由835件下降至437件(环比下降率达48%)。
招式二
突出“减法”治理,破解网格“包打天下”
要更好地发挥网格作用,就不能拿网格当“箩筐”。余杭区深知网格对于基层治理的重要性,突出“减法”治理,着力破解网格“包打天下”的问题。第一时间对照市级《网格事项正面清单(杭州市2024年版)》,修订了《余杭区党建统领网格智治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完善区级基层事项准入联审机制,把好网格准入关口,规范网格准入事项流程。
与此同时,余杭区委社会工作部积极下沉网格座谈、走访,一方面听网格员讲述,另一方面问群众感受,对网格事项运行质效及必要性作了充分评估和全面梳理,大幅删减了类似“排查互联网金融、线下、融资性担保典当异常情况”等网格难以承接、难以执行的事项,保留了与网格员能力和职责相匹配的必要事项。这一招让余杭区的网格事项从原来的4大类30项247个小项大幅缩减至19项,让网格员为民解难题、干实事的底气又增了几分。
招式三
把好“质检关”,夯实网格底座
在精简工作量的同时,余杭区并未放松对网格工作质量的要求,反而以“提质增效”为出发点,持续书写“减”工作量而“不减”工作质量的“加法”篇章。借助“数字治理”的优势,余杭区通过“数智大脑”自动分析评价各单位质效指数,以区数字治理中心为底座,组建“余智护杭”基层智治闭环专班,定人定岗开展网格事件常态化质检,按周发布工作周报,夯实网格责任基础,确保每一件网格事项做到位、成闭环。自区委社会工作部成立以来,已累计发布周通报7篇,网格事件质检合格率达91.9%。
接下来,余杭区委社会工作部将持续聚焦网格“减负增效”,以建立基层事项准入联审机制为核心,夯实“事前抓准入、事中抓监测、事后抓整改”三道递进式关口,筑牢为村社减负的“防火墙”,让村社干部有更多精力投入到为群众服务中去,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