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这座流淌着千年历史的河流,不仅是中国古代工程智慧的结晶,更是连接南北经济、文化的重要纽带。大运河流经杭州,带来了无尽的繁华与生机,也孕育了独特的运河文化。
近日,15名小记者跟随杭州市第二课堂,来到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亲身体验“运河情·花草灯”研学活动,感受大运河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
大运河是什么?它的作用有哪些?古时候的船舶如何跨越水位落差?活动一开始,讲解员老师便带领孩子们参观了京杭大运河博物馆1楼的常设基本展。展馆中,通过展示古代船模、运输工具及文献史料,生动再现了大运河昔日的繁忙景象。在这里,孩子们深入了解了《沟通南北:大运河的开凿、变迁与影响》,学习了大运河在各朝代的开凿与治理、漕运体系不断发展的历史。“古代科学家的思想真先进!”通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和详细的解说,孩子们对古代人民的智慧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了那段历史的厚重与辉煌。
“姚黄魏紫,原来说的是两种牡丹花!”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成为无数文人墨客的楷模。他的《于役志》、《玉楼春》等佳作,细腻勾勒了运河沿岸的风土人情,深刻展现了运河文化的独特风貌。孩子们跟随社教老师,学习欧阳修笔下的作品,仿佛穿越时空,与欧阳修一同漫步在运河之畔,感受文学与运河的浪漫邂逅。
动手制作,点亮创意
元宵佳节,当然少不了动手制作花草灯的环节。跟随老师的指导,孩子们纷纷动起手来,开始制作属于自己的花草灯。在家长的陪伴下,孩子们兴奋地挑选着自己喜欢的花草和纸张,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拼贴在一起,组成各种精美的图案。在制作过程中,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帮助,气氛热烈而融洽。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自豪地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作品:“今天不仅学习了大运河的知识,还自己动手制作了精美的花草灯,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下次还要来参加!”一位参与活动的家长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体验传统手工艺的乐趣,更能够在他们心中种下热爱历史、传承文化的种子。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从小就能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