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袁清:让“消失的课间”重回校园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1-23 10:42   

“现在中小学课间十分钟,学生被‘圈养’在教室的现象普遍存在,‘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很难保证,如何让‘消失的课间’重回校园?”1月22日,在驻地宾馆,省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北京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清和记者一见面,便抛出了这个问题。

袁清的手上,拿着几份材料,上面有着许多圈圈划划的笔记。这是她今年带来的有关促进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提案。

在去年的一场学术会议上,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的一位负责人的话令袁清印象深刻。据该负责人反映,近几年来该院进行心理咨询的中小学生呈成倍增长趋势。此前,袁清委员就在与多位杭州家长的交流中发现,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缺乏,导致超重、肥胖、贫血等健康问题凸显,同时伴随不少心理健康问题。

如何加强浙江省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袁清认为,开好开足有趣又有效的体育课,利用好课间十分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袁清建议,一方面是要尽快出台“浙江省中小学体育发展条例”,建立校园体育活动的科学评价机制,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形成制度保障;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体育教学改革,增加体育锻炼形式,提升体育锻炼强度,把体育改革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

“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展校际联赛。”在体育教学改革上,袁清认为,国外中小学的一些体育校际联赛值得借鉴。通过校际之间的比赛,让学生在赛事中享受乐趣,在竞技比赛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既强健了体魄,也在一次次输赢中磨炼了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

而将目光收回至国内,袁清更怀念小时候的那些课间活动:“我们小时候课间会丢沙包、跳皮筋、跳房子、踢毽子等传统小游戏。这些非对抗性,又具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课间活动是否可以沿袭?”

让“消失的课间”重回校园,全国各地正持续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近年来,在北京、上海多地已先后出台体育发展条例。2022年1月13日,《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指出,推动青少年“健康包”工程,开展青少年体质促进趣味运动会、儿童滑步车公开赛等赛事活动,针对青少年近视、肥胖等问题进行体育干预。2023年11月,上海也出台规定,学校应当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开展多样化、高质量的体育项目,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增强学生体质健康。

“体育运动‘天天见’,孩子的身心健康才能看得见。未来,浙江每个校园的课间十分钟都有运动的欢声笑语,是我的一大期待。”袁清说。

来源:潮新闻  作者:记者 黄慧仙  编辑:陈周滢
返回
“体育运动‘天天见’,孩子的身心健康才能看得见。未来,浙江每个校园的课间十分钟都有运动的欢声笑语,是我的一大期待。”袁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