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讯 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做优做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这一轮人工智能新浪潮,究竟能够产生哪些创新应用和产业革新?浙江在人工智能赛道又需如何发力?1月24日,面对记者抛出的这个“大”问题,省政协委员、华策影视集团总裁傅斌星用一个“小”领域的数据对比,让答案变得具体可感。
傅斌星委员。 受访者供图
“以华策为例,AI剧本助手已经被应用到我们剧集生产的每一个项目当中。一部120万字的小说,过去人工评估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但现在我们使用AI剧本助手,15到30分钟就能完成剧本评估。可以说,AI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释放了企业的生产力。”她说。
回望2023年,傅斌星感叹,在这个被称为AIGC元年的年份,华策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现在看来是踩准了节奏。去年6月,华策在影视行业率先成立了AIGC应用研究院。9月,由华策AIGC应用研究院研发的影视剧本智能创作系统在华策内部上线,目前全集团业务团队使用时长已超过1500小时,顶级编剧助手和剧本评估助手的业务处理准确率可达90%左右……
“AI的时代已经到来,浙江企业正在主动求变。”傅斌星认为,这个“变”的底层逻辑是,随着AIGC在技术方面的日益成熟,在AI给企业带来增效降本的同时,相关业态也很可能会发生变化,“新技术浪潮将对影视等多个行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事实上,对大部分中小企业而言,现阶段要拥抱AIGC,以华策的实践来看,傅斌星建议重点考虑应用型能力的开发,立足于对现有产品加以改造和赋能,“就是重新思考自己的优势和行业积累是什么,再如何用AI这个工具去放大这个优势。”
在傅斌星看来,人工智能的“加持”使得创意呈现门槛变低,让更多专业人士能将时间投入到真正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上来。“只要有好创意,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不过,人工智能技术也伴随一些质疑的声音。“人工智能这么能干,那还需要编剧、导演、演员吗?”“作为内容行业,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会影响观影或观剧体验吗?”不少人提出这样那样的担忧。
傅斌星以前段时间大热的电视剧《繁花》为例:“即使人工智能技术在影视行业普遍应用后,像导演王家卫及剧中的一众角色其实也很难被AI化,在观众眼中,优秀导演和演员所传递的情感连接是人工智能难以做到的。”
“尽管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理论上可实现‘无所不能’,但它也只是工具,创作者要做‘使用工具的人’,而不能做‘工具人’。”傅斌星说,和其他行业一样,随着人工智能发展,像影视剧背景资料搜集、校对、剧本评估等标准化、制式化的操作将被AI更多替代,而具有独立思考、具备丰富创意的工作,其重要性将更加凸显。
傅斌星也关注到浙江文旅和经济发展的情况。哈尔滨旅游爆火、《繁花》热播带火“黄河路”等新闻,也给她带来了新的启发。
“之前华策出品的《去有风的地方》在全球同步热播,成为‘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的影文旅深度融合联动的现象级佳作。我们正在谋划体现中国式浪漫的“风花雪月”系列IP,第二部就打算“花”落浙江,让人们追风去大理,看花来浙江。” 这些项目都将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
这几天,从省人民大会堂到驻地宾馆的会场,在倾听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傅斌星也在思考如何结合报告内容,进一步讲好浙江故事。“我们正在筹备国家广电总局‘十四五’选题规划重点项目《快递小哥》,我们想结合快递之乡桐庐,来讲述身边‘最熟悉的陌生人’小哥们的故事;近期我们还收到讲述‘枫桥经验’的剧本,也正在考虑中……”
而在一个个正在酝酿的影视剧本背后,傅斌星对人工智能的力量充满信心:“未来,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创意,人工智能的‘用武之地’还将不断拓展。用影像呈现更多更好的浙江故事、中国故事,尚有广阔天地留待我们去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