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常态化文章
创新合作实现引才育才
这次香港之行除了招引人才,对于各地人社干部和企业招聘人员来说,也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
3月28日,大家组队来到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香港科学园、香港大学等地考察学习。
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的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如今是香港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应用研发机构之一,使命也由一开始的帮助本地工厂提升生产力,到如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香港新型工业化。
香港科学园是香港最大的科技研发及企业孵化基地,通过孵化和加速计划,助力初创公司走向国际市场。
有亚洲“常春藤”之称的香港大学,大家颇为熟悉,是当地高等教育的高峰。
“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如果再回看这几个点,就不难发现其用意。香港在这些方面的发展历程和经验做法,都值得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一名基层人社干部深有感触。
学经验更建联系。浙江济海贸易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明对在香港大学聆听的论坛课程记忆犹新:“非常接地气,讲的都是如何帮助其学生与企业对接、就业等相关,全程都是干货,我听完很受启发,也和老师加了微信,接下来要在保持交流中及时更好地实现招才引智。”
近年来,浙江赴港招聘始终坚持做好常态化文章,在不断创新合作中实现引才育才。
2023年,省人力社保厅与香港金融管理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培养国际化高素质技能人才。2024年,首次与第三方人力资源机构深度合作,授牌设立“留·在浙里”工作站,作为浙江首家设在境外的人才招引“前沿阵地”,实现常态化引才。
今年,浙江又与香港签约了一批项目。此外,各地也以分团形式开展地市推介、开展路演,杭州组织企事业单位在香港科技大学加设专场招聘活动,湖州在香港理工大学举办第二届“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青创大赛亚洲赛区香港站比赛,在常态化交流互动中促成更多“双向奔赴”。
(本报记者 王璐怡 蒋欣如 通讯员 刘渊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