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在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现场聆听报告。记者 法鑫 摄
一、2024年以来政府工作回顾
2024年是杭州站在“后亚运、两万亿、超大城市”新起点,重整行装再出发、应势而动启新篇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杭州的殷殷嘱托,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扣“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主线,统筹推进“十项重大工程”和后亚运“十大攀登行动”,形成了一批具有杭州特色、时代特征的标志性成果,“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的步伐更加坚定有力。
面对跨越关口勇争先的发展态势,这一年,我们蓄势发力、勇毅前行,综合实力持续增强,“阔步向前看杭州”续写新篇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1860亿元、增长4.7%,稳居全国城市第8,占全省比重24.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40.3亿元、连续3年居全国城市第4,其中税收占比连续15年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1;经营主体突破200万户,企业总数超100万户;全社会用电量突破千亿千瓦时;进出口总额达8549亿元、增长6.4%。
面对立柱强基方致远的发展要求,这一年,我们向新而行、厚积薄发,创新活力持续迸发,“科技创新最杭州”展现新图景。首个国家实验室入轨运行,首个大科学装置试运行,新增全国重点实验室15家;独角兽企业居全国第4;连续3年居全球科技集群第14位,连续5年新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每年超35万名,连续14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面对海纳百川千帆竞的发展愿景,这一年,我们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城市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天下再识新杭州”实现新突破。习近平总书记见签杭州与意大利维罗纳合作议定书,向2024年世界知识产权大会致贺信;良渚论坛、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等重要国际活动圆满举办;《世界城市名册》排名跃居全球第65位。
过去一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6方面工作。
(一)全力以赴稳增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政策效应有力释放。及时落实中央一揽子增量政策,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83.8亿元、“两重”“两新”政策资金136.5亿元、专项债额度511.1亿元,均居全省第1。全面落实省“8+4”经济政策,实施经济高质量发展76条、“春晖计划”等政策,为经营主体减负660亿元。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惠及家庭90万户。新增上市公司10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上榜企业数连续22年蝉联全国第1。重大项目加速推进。实施省“千项万亿”重大项目183个,完成投资1133亿元、完成率130.7%。迭代升级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招引落地1亿元以上制造业固投类项目338个、服务业固投类项目121个。消费市场企稳回升。出台实施提振消费、促进“演赛展商旅”联动等措施,放宽小客车调控政策,优化消费券发放机制,新增首店388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8%。外贸外资基本盘持续巩固。开展“双百双千”拓市场行动,货物贸易出口5949.5亿元、增长11.5%。实际利用外资65.4亿美元,保持全省第1、首登全国第3。
(二)全力以赴促创新,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科技创新动能强劲。实施科技前沿领域重点攻关项目361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0项,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3.9%。加快城西科创大走廊高质量融合发展,首批认定概念验证中心6家,启动建设环大学环重大科创平台创新生态圈4个,创新科技特派员等服务模式,新认定国高企2728家,连续4年获浙江科技创新鼎。新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40.1万名,新引育国家级领军人才134名、顶尖人才30名,新认定高层次人才4.1万名。数实融合加快推进。国家人工智能重大战略布局成功落地,DeepSeek、通义千问等一批大模型加速发展,城市大脑建成全国首个政务模型训练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7.1%、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8.8%。聚焦五大产业生态圈,实施工业功能区有机更新三年行动计划,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蝉联浙江制造天工鼎。入选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落地人工智能等4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出台通用人工智能等专项产业规划和支持政策。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156家、总量跃居全省第1,新增制造业“单项冠军”8家、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3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实现“零的突破”。国家经开区全国前10位中杭州占2席,萧山经开区排名全国第6,杭州高新区多年稳居全国十强,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高端服务业提质增效。出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措施27条,升级总部经济政策2.0版,认定总部企业643家,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强化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科创贷款余额6921亿元,科创金融指数居全国第3。成功争取国家服贸基金二期、国新创投基金等国家级基金,在全国率先实现与五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基金全面合作,“3+N”产业基金集群规模达2539亿元。全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测评居试点城市第2。
(三)全力以赴促转型,重大改革攻坚有力。
“两个健康”集成改革深入推进。实施企业市内跨区迁移“一件事”改革,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办不成事”兜底服务机制,“企呼我应”平台正式上线,创新推出为企办实事等“三个为企”组合拳,“亲清在线·政策超市”被世界银行作为典型案例向全球推介,全国首个数字经济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挂牌运行。实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21条,连续5年居“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全国第1。国资国企改革深入推进。新组建数据、人才、会展、体育等4家集团企业,杭实集团首次跻身世界企业500强。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创新实施“种楼”与“种田”利益分享机制改革、制造业优质项目内生裂变改革,成功创建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国家试点城市,在全国率先推出“轻松游”行李服务一件事改革。实施企业信用修复“无感通办一件事”改革、预付式消费监管改革。
(四)全力以赴拓平台,开放合作成效明显。
制度型开放步伐加快。数字自贸区提能升级,全国首部数字贸易领域地方性法规施行。国际“赛”“会”之城建设稳步推进。成功举办高水平赛事93场、展览176场、演唱会和音乐会154场,5家国际组织落户杭州,新增4个国际友好交流城市。杭州运动员在巴黎奥运会上勇夺2枚金牌。区域合作日益深化。沪杭协同创新中心揭牌,长三角G60浙江(临平)科创基地投用,杭甬“双城记”新一轮行动方案落地见效。
(五)全力以赴提品质,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城市功能加快完善。《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复。钱江新城二期等7个重点发展区块建设项目开工66个、完工30个。杭钢公园一期、玉湖公园建成开放,新增城市绿地778万平方米、建成绿道230公里。出台三轮房地产调控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新筹建保障性住房8.4万套(间),推出公租房1.1万套,完成回迁安置35701户。交通基础设施扎实推进。新开通国际全货机航线5条、集装箱水运航线4条,杭温高铁等建成通车,地铁四期全面开工,新(改)建城市道路98公里,高速公路里程突破900公里,萧山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4805万人次。西湖景区分级分时段交通治堵模式成效显现。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建设城乡风貌样板区43个、建成未来社区179个,入选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新启动土地综合整治项目22个,新增“多田套合”13.8万亩,建成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20个,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3.5%。推进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全域共进。扎实做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PM2.5浓度连续5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市控以上断面水质Ⅲ类及以上比例连续4年保持100%。推进建筑垃圾管理条例立法,健全建筑垃圾长效管理机制。连续8年获浙江“五水共治”大禹鼎,连续9年获美丽浙江考核优秀。
(六)全力以赴惠民生,共同富裕基础不断夯实。
十方面民生实事顺利完成。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城镇新增就业31.4万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破5万元,全市1903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全部实现“8050”目标。深入推进西部区县(市)公共服务优质提升工程。街道、社区两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963家。常住人口出生率7.5‰。发放孕产、育儿补助1.8亿元,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7个、普惠托位占比82%。群众“身后事”6项基本服务实现全流程免费。连续3年居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考核评价第1,连续18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文化文明繁荣兴盛。5部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4处文化遗产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两个亚运”收官工作圆满完成。吴越文化博物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开馆,新增国家一级博物馆5家、总数居全国第2。西博会、茶博会、动漫节、文博会等活动成功举办。《梦想天堂》成为市歌。全球体育城市指数排名跻身全国前3。全域旅游接待人次及收入分别增长7.5%、8.5%,连续16年获评“全国游客满意十佳城市”。风险隐患防范化解有力有效。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和多元化解条例立法,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分别下降16.9%、3.6%。全面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7.7%、8.5%。
过去一年,市政府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高标准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化“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代表建议410件、委员提案483件,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9件,制定修改地方政府规章7件,行政诉讼败诉率保持低位。深化第二轮“理旧账、破难题”专项行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19项。完善为基层减负常态长效机制,严格执行“过紧日子”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节庆、展会、论坛等活动数量大幅压减。
同时,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事务、军民融合、外事侨务、港澳台、对口支援合作、民族宗教、审计、统计、档案、地方志、气象、社会科学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工会、老龄、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慈善、红十字会、爱国卫生等事业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