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彰显制度优势 不负人民期盼——2024年省人大常委会工作回眸
发布时间:2025-01-08 14:42:59

筑梦现代化,共绘新图景。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浙江“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再出发之年,也是省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

新时代新征程。回望过去一年,省人大常委会紧跟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紧贴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地方立法特色鲜明,监督工作精准有力,决定任免应时有效,代表履职更加充分,彰显人大制度优势,为我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作出了积极贡献。

推动立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通过!”2024年11月27日,《浙江省“千万工程”条例》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成为我国“千万工程”领域首部综合性地方性法规。

2003年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至今,浙江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条例首次将“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上升为制度成果,以法治手段助力拓宽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再到美好生活的通道。

发展要高质量,立法也要高质量。省人大常委会及时运用法治方式巩固改革成果,以立法高质量保障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24年共制定地方性法规12件,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重点领域、新兴领域,都是浙江立法关注的重点。

2024年,也是长三角协同立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3月29日,沪苏浙两省一市人大常委会联合举行《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条例》新闻发布会,这是立法法修订以来全国第一个综合性、创制性的跨区域协同立法项目。

共同起草、共同调研、共同修改,同步审议、同步通过、同步实施,条例充分发挥示范区的改革试验田作用,对跨省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作出规定,助力示范区走出一条跨区域共建共享新路径。

法不察民之情而立之则不成,民众参与立法的程度同样关系立法质量。2024年12月20日,省人大常委会确立新一批46家省级基层立法联系点。本届以来,各联系点已参与33件地方性法规的调研修改,反馈意见2900多条,“原汁原味”的百姓心声从这里直达立法机关。

制定《浙江省就业促进条例》,在加强创业扶持、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等方面作出多项创制性规定;制定《浙江省婚假规定》,顺应人民群众现实需求和期盼,将浙江人的婚假由3天延长至13天……一系列民生领域的立法,既有综合性的“大块头”,也有精准管用的“小快灵”。浙江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不断提高,助力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

增强监督工作针对性实效性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之间的关系?”“司法机关怎么协同政府切实做好环境修复工作?”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历来是浙江人大监督工作的着力点。2024年7月24日,省人大常委会就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执法司法工作情况,对公检法司机关负责人开展专题询问。提问方开门见山,应询方坦诚应答,共同为浙江的绿水青山“把脉问诊”。

法规的生命在于实施。执法检查,正是保证法规得到全面有效实施的“利剑”。

浙江的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量大面广,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省人大常委会持续跟踪监督《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执法检查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对29个问题逐项“回头看”,督促破解市场准入隐性壁垒、企业融资难、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等问题。

人大监督不是“一审了之”“一查了之”“一问了之”,而是有头有尾善始善终,直至取得让群众满意的实际效果。省人大常委会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不断拓展监督的广度和深度,着力打造更多监督硬核成果。

全省上下联动检查科技进步“一法两条例”实施情况,提出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培育企业创新主体等审议意见,促进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部署医疗保障专项监督,调研涵盖医保体系建设、基金运行、待遇落实、经办服务、监督管理等各环节,保证群众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和实现。

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监督制度,备案审查是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维护国家法治统一的重要制度。乡镇街道处在基层治理第一线,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往往最为具体,与百姓切身利益直接相关。

2024年,省人大常委会通过《浙江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条例》,其中创制性地将乡镇街道备案审查成果制度化,为乡镇街道开展备案审查工作提供法律依据,也在我国备案审查制度发展史上写下属于浙江人大的一页。

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10元钱,小学生能吃到什么样的午餐?热腾腾的一荤两素,还有每周两次的鲜牛奶。

这是2024年宁海县人代会上一纸建议带来的暖心变化。接到家长对送餐导致食材久闷影响口感的反映后,宁海县人大代表林惠珍等提交了相关建议,被列为县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建议。此后短短两三个月,宁海县华山小学等5所学校均落实了财政专项资金,建设自有食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人大代表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亿万群众,是最好的桥梁纽带。

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工作座谈,部署“四建设两提高”工作体系,强化闭会期间代表履职,突出代表本职岗位和履职岗位,组织全省8.7万代表就近开展活动,打造“双岗建功”代表活动主题品牌。

带着课题去、带着问题去,带着民意回、带着建议回!近一年时间,全省各级人大形成问题清单9800多项、代表建议清单6800多项、成果清单400多项。代表扎实履职,更好保障民意与决策共鸣、党心与民心相通。

人民参与民主实践越广泛,意愿表达越充分,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就越真实。之江大地,一张张基层人大工作“金名片”熠熠生辉。

嵊泗首创乡镇人代会“大会问政”环节,进一步保障代表知情权,督促政府更好履职行权,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杭州市富阳区人大打造“小队会”基层议事工作制,有效补充人代会闭会期间“主席台”的缺失,使民声民意和各种利益诉求得到有效抒发、合理表达和妥善解决。

通过“问政”和“议事”,广大群众以人大代表为纽带,成为民生实事的建议者、决策者、监督者和受益者。

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抽象的空话,必须通过具体的形式和一定的制度予以体现和保障。2024年,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人大基层实践的决定,以制度的形式,将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

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省委人大工作精神的关键之年。省人大常委会将切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求真务实、实干争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贡献人大力量。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蒋欣如   编辑:陈周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