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多边贸易体系面临“逆全球化”与供应链重构的双重压力,金砖国家作为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力量,其特殊经济区日益成为深化经贸合作、推动共同发展的关键载体。为促进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务实合作,提供坚实的实践参考和前瞻性发展建议,在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组委会支持下,由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国际贸易中心(ITC)、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联合国统计大数据和数据科学全球中心、国际小水电中心(ICSHP)指导,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联合浙江省商务研究院编制完成《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经贸合作发展报告(2025)——合作动向、中国实践与未来路径》,该报告将于9月25日在“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对话会”现场正式发布。

本报告是首次以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为主题,在国家级展会发布的旗舰成果,以中英双语编制,充分展现了报告的创新性、实践性、国际性。报告内容由五大板块组成,以“现状—概况—动向—实践—未来”为主线,多重亮点值得关注。
创新提出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三个特定”核心内涵。报告综合了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对特殊经济区的定义,创新提出特殊经济区普遍具备“特定区域范围、特定政策安排、特定发展目标”特征。
首次厘清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主要类型与政策趋势。通过系统梳理,各成员国特殊经济区类型多样、数量不一且各具特色,并聚焦四大方向归纳总结了主要政策趋势。
围绕三大领域解码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合作动向。报告紧扣全球发展议题,聚焦人工智能、绿色低碳、农业三大重点领域,展现合作动向与实践。
总结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四大可复制合作模式。报告提炼出以企业主导为引擎的园区共建、以资源整合为导向的产业协同、以技术共享为核心的联动创新、以人才流动为纽带的能力建设四大模式。
呈现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合作“中国方案”。主要包括培育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贸易合作、推进以境外经贸合作区为载体的投资合作、构建以海陆空为网络的立体化物流合作、探索以“融资+结算”为核心的跨境金融合作、推动以标准化为支撑的互联互通合作。
尝试构建中国—金砖成员国贸易指数体系。尝试构建了一套科学、可操作、综合性的贸易指数体系,量化评估了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贸易合作水平与潜力。
诚挚邀请您关注即将于9月25日“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对话会”发布的《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经贸合作发展报告(2025)——合作动向、中国实践与未来路径》,共同探索特殊经济区合作新动能,携手共绘金砖国家经贸发展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