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3年国内首款全尺寸可行走通用人形机器人H1,到2024年新型人形机器人G1,这些年,宇树科技的每一款产品一经推出,便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以产品G1为例。G1的独特之处在于躯体能够突然180°旋转,开机时呈现“鲤鱼打挺”动作,甚至能像孙悟空一样甩起金箍棒,徒手开核桃、手劈可乐瓶盖。同时,G1的腿部和手部关节可以随意旋转并折叠成一团,不少网友表示,“传说中的缩骨功也不过如此。”
据公司负责人王其鑫介绍,相比H1 180 cm的模特身材,拥有23-43个关节电机的G1身高约127cm,但同样拥有先进的技术,如激光雷达、深度相机和灵巧手,在统一大模型(UnifoLM)驱动下,具有强大的运动能力和智能学习能力,可以实现精准的物体操作。
虽然不少人都见识过特斯拉擎天柱、波士顿动力电动版Atlas等机器人的花样整活,但G1的面世依然给大家带来新鲜感。尤其是9.9万元起的价格,让宇树科技再次成为热议的焦点。
相比之下,其他企业的机器人售价通常在15万-20万元甚至更高。特斯拉的“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目标价位为2.5万美元,而上海智元机器人的期望售价为20万元。英伟达CEO黄仁勋也预计未来人形机器人的成本在1万-2万美元之间。有业内人士表示,G1机器人若以9.9万元销售,成本应低于2万美元。
为何价格能做到这么低?这还要从宇树科技的四足机器人说起。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是一位90后,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科技发烧友。初中时,他便尝试自制微型涡轮喷气式发动机;高中时,他做成了一块化学充电电池;2009年读大一时,独自一人完成了他的第一个机器人项目——双足人形机器人。
2013年到2015年硕士研究生阶段,王兴兴再次独自一人,利用底层电机驱动板、整机机械结构到整机运动控制算法等技术,全新开发了一款低成本高性能纯电驱动的四足机器人——Xdog,开创了全球低成本高性能足式机器人技术方案的先河。
2016年毕业后,王兴兴创立公司时就定下了“用科技推动世界进步”的愿景,并在当时预见性地提出:低成本、轻量级、高运动性的电驱动版本,将成为未来四足机器人真正的落地应用。现在,全球主流的四足或双足机器人,基本都在用类似的方案。
这种电驱动技术,使得G1成为世界上性价比最高的人形机器人。“G1关节单元中核心零部件包括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器均为宇树自研自产。”王其鑫表示,G1从立项到推出大概3个月时间,比研发H1的时间足足快了一半,这主要取决于我们的自研技术。不过,他坦言尺寸减小也是价格降低的原因之一。
经过这些年的高速发展,宇树自研技术奠定了机器人领域坚实的基础。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宇树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180余项,已成为国内足式机器人专利数最多的企业之一。同时,还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认证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技术的成熟在市场上也获得了资本的青睐。2024年春节前,宇树完成了B2轮融资,融资近10亿元人民币。在行业场景上,宇树四足机器人已经在电力巡检、消防救援等领域取得了初步成功。
虽然在人形机器人这条长坡厚雪的赛道上从不缺少开拓者,但眼下,宇树团队正走上发展快车道。有分析人士说,9.9万的定价,可能就像瑞幸咖啡的9.9元/杯咖啡,当生产厂商卷起来,价格越低,人形机器人就离大众越近。
国际投资银行高盛预测,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40亿美元。王兴兴预计在4年内,AI和机器人技术有望实现重大商业应用,10年以后可能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当新技术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宇树团队相信人形机器人将在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届时,几乎每个家庭都可能会有一台机器人,就像现在每个人都有手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