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杭州 “城市大脑”:从“治堵”到“治城”一座创新之城的“智”理模式
发布时间:2025-02-10 16:09:23

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如何突破传统治理瓶颈,实现高效、智能的城市管理,是众多城市面临的共同课题。从缓解交通拥顽疾,到打造城市治理全新方案,杭州首创的“城市大脑”引得全国500多座城市争先效仿。杭州究竟如何做到领全国之先,铸就智慧城市典范?

突破:全国首创大数据治堵模型

回到2016年,杭州的交通状况堪称严峻。1300万人口和470万辆机动车保有量,让这座城市的交通不堪重负。每至高峰时段,道路拥堵,市民出行举步维艰,拥堵之苦成为制约这座城市发展的痛点。

为破解这一难题,杭州以交通管理为突破口打造交通治理在线平台。通过整合人流、车流、道路等11类超80亿条数据,对出行需求、交通态势进行实时分析和精准调度。到2018年,杭州交通状况迎来显著改善,交通拥堵排名从全国第2降至第31位,高峰期的行车速度提升了15%,市民出行效率大幅提高,城市运转节奏明显加快。

创新:技术框架重塑城市肌理

城市大脑的影响力并未局限在交通领域,而是迅速向社会治理、民生服务、产业发展等领域延伸,深度融入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2021年,“交房云办证”功能上线,彻底改变传统办证模式。新房收好后,不用抱着材料特意跑一趟窗口,在家里的沙发上“动动手指”就能申办不动产证,还可线上完成缴税申请,不少市民表示:“省了一批中介费,还一次不用跑,大大提升了办事体验!”

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创新活力强,这是接入城市大脑后政务服务的直观变化。2018年,《杭州市城市数据大脑规划》明确提出,用数据资源优化城市公共资源,推动城市治理模式升级。截至2022年,全市15个区县市)共1119个行政窗口实现“撤窗”,占比43.4%,极大提高了政务服务效率。医疗领域“先看病后付费”模式推行后,患者平均就诊时间缩短10分钟,医疗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同时,民生补助方面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各类民生补助申请、审批和发放均在线上完成。技术赋能让民生发展步入“快车道”。

共享:构建城市“智”理新样板

“杭州建设城市大脑的目标就是通过数字化手段,精准运筹城市资源优化,让城市治理收放有度,进退自如。”杭州城市大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申永生表示。杭州城市大脑的成功实践,吸引了全国众多城市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 500多个城市宣布建设城市大脑。目前,杭州城市大脑已建成涵盖公共交通、城市管理、卫生健康、基层治理等11大系统,涵盖48个应用场景。

2024年,杭州提出健全城市大脑2.0“智能中枢”。按照“三个一网”体系架构,推动“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共治”全面提升,实现城市大脑2.0运行一屏掌控,为城市治理和便民服务带来更多可能。

【记者手记】

杭州的城市大脑不仅改变了城市治理的传统模式,更让市民体验到了智能化带来的便利。从交通出行到医疗健康,从住房租赁到旅游服务,数字化手段正在深刻影响着每一个市民的生活。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杭州的城市大脑将继续引领着数字化治理的未来,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城市治理提供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作者:记者 高瑞怡   编辑:徐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