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创新 活力 多元 杭州深入践行绿色低碳理念 奋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样本
发布时间:2025-07-22 10:15:54

锚定低碳方向,打造全球标杆范例

自2010年起,杭州便锚定低碳发展方向,以系统性思维和前瞻性布局,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转型之路。历经十余年深耕,杭州在低碳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成果转化,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低碳发展的标杆范例。

在城市低碳治理体系建设方面,杭州始终走在前沿。2025年1月,《杭州四季青街道低碳楼宇经济》凭借创新的社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成功入选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绿色繁荣社区(近/净零碳社区)全球案例库,入选2025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向世界展示了杭州社区低碳治理的智慧与成效。

在监测技术体系构建上,杭州率先建成全国领先的碳监测网络。该网络涵盖6个高精度温室气体站点、1个碳汇站点和24个中精度站点,实现全域覆盖;建立包含CO_2、CH_4、CO等15个必测项目的网格化排放清单,并创新开发3套不同技术路线的碳排放反演模型,以科技赋能精准监测,为城市低碳决策提供坚实数据支撑。

在排放清单研究领域,杭州突破传统模式,完成全省首个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融合清单。通过深度探索碳监测与融合清单数据校验,实现污染治理与碳排放控制的协同分析,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了全新技术路径和理论依据。

加快数字赋能,为全国提供减污降碳实践的“杭州经验”

绿水青山越来越靓丽,金山银山越来越丰厚。一大批凝聚了绿色活力的产业如破土春笋,拔节生长,在杭州这片沃土上勾勒出繁荣新图景。

通过全力推进产业绿色转型,杭州已创建国家级绿色低碳工厂11家,省级绿色低碳工业园区2个、工厂12家,减污降碳标杆项目41个。

在减污降碳实践中,杭州也形成了丰富且多元的典型案例矩阵。比如在2024年公布的“全省第四批减污降碳协同重点培育项目”清单中,杭州有18个项目“榜上有名”。贝达药业预处理后的有机废气引入新奥能源的泛能站进行高温焚烧,实现废气达标排放。项目实施后,贝达药业VOCs废气处理效率提升至99.95%以上,两家企业累计实现减少天然气用量60.3万立方米/年,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2307.8吨/年,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目前,新奥能源-贝达药业有机废气协同治理模式正不断被复制推广,已同7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预计减排CO_2约6600吨/年,实现企业降本1350万元/年。生态环境部高度肯定“新奥减污降碳模式”。

从污染源头协同创新的企业技术革新,到环境要素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优化;从数智平台协同创新的智慧监管体系,到全民参与协同创新的社会共治模式,这些典型案例矩阵全方位展现了企业间、区域间以及政府与社会的协作创新活力,为全国低碳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杭州经验”。

今年以来,以“六小龙”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集群,融合工业制造、互联网及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不断激发产业创新活力,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成功纳入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布局。杭州也在不断探索碳污协同数字化管理,植入“智能算力”。

目前,以“杭州·生态智卫”大场景为依托,在污染排放管控基础上,杭州已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到碳污排放采集、核算、减排全流程。另外还创新打造了“余杭碳眼”减污降碳协同管理平台,结合企业指数,试点应用“普查、分析、管理、服务”等场景,探索企业碳污协同精准智慧管控新模式。在全省率先完成通用大模型行业环评应用落地,实现试点行业环评报告“智能生成+智慧审批”双突破,达成30分钟自动生成环评报告、15分钟完成报告审核,助力企业环境治理降本增效。

通过推动优质“双碳”科技成果对接,目前已转化29项,4项技术入围国家绿色低碳技术示范工程,2项技术入选国家绿色技术推广目录,1项技术入选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39项技术入围省绿色低碳技术推广目录,真正实现科技赋能,点“绿”成“金”。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通讯员 陈爱民 记者 俞倩   编辑: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