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钱江三桥(西兴大桥)因改建提升工程全封闭后的首个周一早高峰如期而至。路面交通方面,复兴大桥(钱江四桥)作为主要分流通道,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流量陡增;杭州地铁通过提升运能成为通勤主力,轮渡则作为补充运力,共同应对跨江客流考验。

复兴大桥非机动车道:车流增多,通行顺畅
早晨8点,记者随着车流从滨江一侧骑车上复兴大桥。相较于以往的工作日早高峰,今天的非机动车道确实更加繁忙,电动自行车的数量明显增多,构成了通勤的绝对主力。得益于桥面非机动车道足够宽,车流的增加并未导致通行效率的显著下降。
刚骑行通过复兴大桥的市民杨先生对记者表示:“知道三桥封了,今天特意早了十分钟出门。上来后发现除了电瓶车比之前多点,速度慢了点,整体还挺顺的,对我上班没啥影响。”

“一桥三隧”、过江快速路:流量陡增,通行压力不小
与非机动车道的“平稳通行”形成鲜明对比,复兴大桥主桥面及主桥面上下桥匝道承受了显著增大的交通压力。导航软件显示,早上7点半左右,复兴大桥南向北方向已出现拥堵提示,至8点早高峰核心时段,拥堵状态仍在持续。
根据公安部门预测,钱江三桥封闭施工后,“一桥三隧”的拥堵情况将在周一早高峰进一步加剧,且机场公路、风情快速路、秋石高架路3条过江快速路形成“断头路”,车辆通行相对困难。市民夏女士7点左右从东站出发,走空港大道前往滨江区月明路,40分钟的通勤路程与三桥开放期间基本一致;但从丁桥出发前往同一目的地的陈先生却遭遇拥堵,“车子堵在秋石高架上了,花了比平时多一倍的时间才到岗。”
杭州交警提示:日常过江通勤的司机朋友尽量减少驾车出行,优先选择地铁过江;若确需驾车过江,请全程开启导航,交警部门将会同导航平台基于实时车流数据,结合路况为市民推荐最快出行路线。

地铁公交过江线路:运力提升,承担主要通勤需求
在路面交通面临考验的同时,轨道交通发挥了强大的分流作用。为应对三桥封闭后增加的过江客流,杭州地铁已在2号线、7号线等过江线路针对性提升运能:其中2号线早高峰行车间隔由2分50秒缩短至2分35秒,运能提升约10%;7号线早高峰行车间隔由5分30秒缩短至5分钟,运能提升约9%。
运力的提升直接反映在客流量上。地铁运营数据显示,截至24日上午9点,地铁市民中心站的出站人数较上周一同期增长了1000人次,有效承接了大量跨江通勤需求。
同时,聚焦高峰通勤场景的地铁公交接驳专线“5分钟巴士”也迎来运力提升。公交数据显示,11月24日,“5分钟巴士”共配车169辆,比计划增加8%。截至今天上午10时,“5分钟巴士”运送乘客19753人次,环比上升7.05%。

轮渡运力已达饱和,受潮汐影响部分时段暂停运营
自11月18日开放以来,过江轮渡作为一项补充性措施方便了两岸居民骑车通勤。市民陈先生表示,提前通过“钱江三桥临时渡口”官方公众号查询锁定最近班次,卡好出发时间,基本能做到15分钟顺利过江,十分便捷。数据显示,截至23日,渡口累计接待过江非机动车近8000辆、乘客近9000人次。
不过,受三桥封闭施工影响,目前轮渡已处于需求饱和状态。轮渡方面提示,有出行需求的市民可通过官方公众号查询“今日航班”,看页面是否标注“满员”提示;同时受潮汐影响,今天(11月24日)16:00至17:50轮渡暂停运营,18:00恢复正常通航,请市民朋友提前规划出行路线,选择合适的绕行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