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府《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的审查报告(书面)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5-08-26 15:05:40 Tue   

2025827日在杭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

杭州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

杭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杭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经济工作监督的决定》等要求,市十四届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第11次会议对市政府《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进行了审查。现将审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我市经济社会运行总体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外部不利影响加大、内部风险挑战增多的复杂形势,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经济运行总体稳中有进、韧性凸显。上半年杭州经济社会运行的主要亮点有:一是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03亿元,增长5.5%,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国GDP前十城市第3名;“6+2”指标全省排名均有所提升。二是制造业服务业双轮驱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带动作用较强;规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7%,营利性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业营业收入增长12.4%,实现较好支撑作用。三是向新发展态势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数字经济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工业面上水平,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新产品产量增长较快,新质生产力得到培育;“直播经济”“首发经济”“市集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升温,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

二、计划执行中需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综合前期调查研究和人大财经综合监督系统监测情况,计划报告执行中还需进一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指标未及预期。有半年数据的31项指标中,有9项指标与序时进度有一定差距: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体低位运行,尚未摆脱负增长区间;制造业投资继续放缓,民间投资占比跌破50%,投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二是企业盈利水平承压。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反映出市场需求依然偏弱。企业利润降幅较大,从企业盈亏面看,1-5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亏损面38.4%,高于全省6.4个百分点,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率仅5.5%,仍处历史低位;从税收组织看,全市企业所得税同比下降4.2%。三是社零回落压力较大。上半年,社零增长在政策拉动下取得较好实绩,但也应看到“以旧换新”资金剩余额度较少,前期重点补贴的家电、3C产品、汽车均存在一定的置换周期,部分重点商品增速回落压力较大。批发业受大宗商品需求疲软和钢材、煤炭价格走低等因素影响,销售额增速大幅低于全省。四是出口不确定性仍存。中美贸易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转口贸易受到围堵,使得规避关税壁垒策略可能失效。下半年,抢出口抢转口效应退潮、季节性产品错过集中下单期、跨境电商出口环境恶化等因素叠加,出口回落存在较大压力。

三、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建议

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振信心、加压奋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确保市人代会确定的年度发展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打好“十四五”收官之战。对此,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

(一)加强重点任务攻坚,推动年度目标完成。全面梳理盘点上半年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认真分析部分指标进度未达预期的原因和当前经济运行中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准确研判形势,科学应对挑战,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调度,细化工作举措,努力推进各项指标任务完成。加大制造业转型升级力度,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助力企业跨越竞争“红海”改善盈利面,巩固工业回升向好态势。积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高质量推动“两重”“两新”项目储备和建设,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攻坚“五未”“五率”项目,推动项目快建设、早见效;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活力之城。深化教科人一体化发展,落实落细“三个15%”财政科技投入政策,提升科创平台能级,做大做强“1+2+33+7+N”高能级平台矩阵,强化创新策源能力。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链条,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高地,深入实施模型突破、算力筑基、数据融通、应用赋能、产业聚链五大工程,推进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千行百业、融入多元场景,塑造我市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发展优势。

(三)做好五年规划编制,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要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努力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支持企业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打好“稳拓调优”组合拳,发挥好杭州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等优势,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要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深入研判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演进趋势,努力通过产业升级提升生产力做大财富蛋糕,优化分配改善居民收入,加强社会保障消除群众后顾之忧,培育文旅融合等服务消费新增长点,持续激发社会消费潜能。要深入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保障财政平稳运行的基础上,有效发挥财政“逆周期”调节作用,带动民间投资优化投向,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

(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巩固杭州发展优势。以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建设为契机,持续擦亮“营商环境最优市”品牌,不断改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经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降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制度性成本,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把营商环境的 “软实力” 转化为经济发展的“硬实力”。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杭州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聚力开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365’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民营经济整体实力攀升、民营经济组织量级攀升、民营经济服务保障能力攀升,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动能,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竞争,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打造民营经济强市。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来源:  作者:  编辑:徐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