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发展生态文旅 让“好玩”更有生命力
发布时间:2025-09-22 15:40:39

西湖区 后陡门“种”出烟火气,小九寨“养”出生态美

后陡门58号 记者 陈中秋 摄

西湖区有多好玩?

2024年,西湖区全域旅游超5200万人次,杭州第三;住宿业营业额增长9.6%,杭州第一。这一年,白龙潭景区破茧重生、西湖遇见敦煌落地文三数字生活街区、天目里国际街区迭代升级……西湖区吸引人来,也吸引人“住下”。

近年来,西湖区持续盘活文化资源,升级文创产业,全面推动文旅深度融合走深走实,不断靠“新玩法”出圈。而“西湖区到底有多好玩”的答案,就写在实实在在的数据里。

种地星球

开园当日吸引近万名年轻人

9月17日,近万名“禾伙人”(“十个勤天”的粉丝)奔赴西湖区三墩镇后陡门58号,共同见证“种地星球”开园。

什么是“种地星球”?

这是西湖文旅集团和蓝天下传媒集团联手打造的农文旅融合项目,占地总面积约723亩,包括农田、勤天小镇、少年之家、小丰收直播间、麦芒餐厅、后陡门市集、小种子剧场、共富商店等区域,集潮流文创、创意美食、助农直播、市集活动等多元业态于一体。

“种地星球” 记者 陈中秋 摄

开园当天,“禾伙人”褚梦娇专门从上海赶到杭州。园区里,橘色的格桑花一路盛开。

“这是老五(赵一博)亲手种的格桑花。”面对眼前的田园景色,她十分兴奋。这是她成为“禾伙人”的第三年,这三年,她几乎隔段时间就要到三墩镇后陡门村逛一逛。

褚梦娇在德国纽伦堡留学时,“十个勤天”成了她每天学习的动力。毕业后,她决定回国发展。在许多“禾伙人”看来,西湖区“后陡门58号”有着特殊的意义:向往奋斗、温暖和希望。

2022 年,农业纪实综艺《种地吧》选择在山联社区取景拍摄,十位少年投入农耕劳作,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潮,也为当地带来了“新变化”。

随着特色餐厅、艺术空间、精品民宿、萌宠乐园等业态相继开业,已有近70名村民在“种地星球”实现就业。

“通过系统培训,村民们转型为服务员、保洁员、保安等新职业,未来我们将进一步与综艺节目融合,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西湖区三墩镇山联社区党委书记汪国建向全国观众发出邀请,“欢迎热爱农文旅事业的人才加入种地星球。”

作为西湖区乃至杭州市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标杆项目,“种地星球”凭借“IP流量加持+农文旅创新模式+自然农田风光+潮流趣味玩法”的组合优势,收获了庞大的受众群体,也将影响力从长三角推向全国,成为深受年轻群体青睐的文旅新地标。

杭州小九寨

一个暑假吸引2.3万人次

白龙潭景区,被称为“杭州小九寨”,位于西湖区龙坞茶镇、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与午潮山国家公园的交会地带,森林覆盖率达96.7%。

2023年5月,“杭州龙坞・雾光森林”项目落地白龙潭景区,计划打造“杭州首个真实动物主题森林度假景区”。此后,景区陆续引入梅花鹿、羊驼、小浣熊、小熊猫、赤麻鸭、孔雀、鹦鹉等动物。

王秋园是江苏姑娘,2019年大学毕业后,她来杭州旅游,爬了一趟西山森林公园,逛了逛山脚下的白龙潭景区,决定留下来。

“我看中了这里的环境,正巧碰上园区招人,当天就去面试了。”面试很顺利,她很快就和景区里的动物们成了“同事”。

王秋园住在良渚文化村,每天骑电动车来回60公里,要花近两个小时。不过,她很享受在茶园里骑行。

“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转塘的大片茶园,一路美景应接不暇。”王秋园说,朋友们一开始也不理解,直到带着他们来到景区,全程举着手机拍照,不肯放下。

今年,白龙潭景区正在经历一场华丽的转型——在保证自然生态的前提下,融入动物科普营地、森系主题餐厅、瀑布咖啡、国潮市集、文创、国风旅拍、自然研学等文旅项目,打造一个立体多生态、沉浸式互动、健康疗愈的森林公园。

今年暑假,白龙潭景区推出“小熊猫溪瓜节”,游客在嬉水之余,能品尝到免费的冰镇西瓜。据统计,今年暑假,园区累计接待游客2.3万人次,“生态+文旅”新模式持续出圈。

王秋园透露,今年10月,白龙潭景区将推出“雀跃雨林,秘境奇遇”主题剧本杀,融入西双版纳风情元素,为游客带来更多元化的生态和文化体验。

近万外国游客寻茶香,日均千人逛社区中心

发展生态文旅 让山水人文活了起来

龙坞茶镇

半年吸引近万名外国游客

西湖区龙坞茶镇,茶山连绵,有“万担茶乡”之称。小镇里的上城埭村,与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相邻,也是杭州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主入口之一。

20多岁的单嘉霖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成为龙坞茶镇的一名“茶二代”。

2022年,他在长埭村开出了村里的第一家乡村咖啡馆,取名“路南咖啡”,推出龙井拿铁、龙井美式等茶叶饮品。

“去隔壁小辫子面馆吃面的人很多,等面时,很多人会来咖啡馆买杯咖啡。”单嘉霖说,这几年,长埭村不仅大力培养文创产业,也很支持归乡人创业。

咖啡馆的生意越来越好,也带动了家里茶叶的收入。曾经,一个月只有3万元的销售额,如今成倍增长。

这几年,除了越来越多的本地村民回村创业,越来越多的“外来青年”也相中了这片茶园。

林嘉祥是温州人,上学时,他来到龙坞茶镇考察,被这里的书香和茶香所吸引。

“在杭州创业,我拿到了高校毕业生的数万元创业补贴。”2024年11月,毕业后的林嘉祥带着初创资金来到上城埭村开了一家轻茶饮研学店。

这两年,他将村里的九曲红梅、西湖龙井研制成30款轻茶饮产品,仅“棒打鲜橙茶饮”一天就卖出了150杯。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有近万名外国游客来龙坞体验茶文化活动。

马上又到满城金桂飘香的季节,林嘉祥说,他还会尝试将研学课和轻茶饮带到更多城市,“让龙井茶走出去”。

1129社区中心

日均人流量破千人次

“苏东坡来了!”

坐在观众席的小朋友突然惊呼,众人齐刷刷地将目光聚集到水中亭。一位穿着宋服的男子朝着水池舞台中央走来,头戴斗笠,穿着宽大的衣袍,脚着木屐。

“苏东坡”与辩才法师论茶道、与济公探民生、与西子话诗词,将点茶、插花、香道等融入剧情,串联起留下的茶市街、永兴寺、忠义桥等历史印记。

2024年,西湖区提出奋力打造文创高地,做精做强“两镇六街区”,探索市井文化与现代商业“和合共生”的新模式。作为“两镇六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沉淀已久的留下老街带着宋韵风华,迎来“破茧重生”的时刻。

为什么叫“1129”?

1129年(宋建炎三年),宋高宗欲建都西溪,“西溪且留下”的佳话就此流传。

沿着西溪路往西,西溪湿地以南,一条近400米的留下历史文化街区静静伫立。街区内的忠义桥,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1129社区中心”就位于古街东侧,紧邻西溪路。

社区中心以“光影里的古镇史诗、浙派古琴的千年回响、茶酒花香里的宋韵风华、山野与宋韵的诗意碰撞、复刻宋式文化雅集”五个篇章为轴,构建出“美学赋能、业态共生、主理共创”的文商旅共生生态。

“1129社区中心”将打造全国首个沉浸式宋韵生活样本。在多功能展览中心,沙盘以“一水穿镇三桥卧”的姿态,将西溪河上忠义桥、庆春桥等3座古桥,河边旭庐、得月楼、方氏家宅等14个传统历史民居进行复原,重现市井繁华。

中心一楼南侧,有一座慢生活空间,以南宋文化为脉络,打造茶、酒、花、香四大沉浸式非遗美学空间。

开在社区边上的文化中心,热度怎么样?

“1129社区中心”相关负责人陈鹏飞提供了一组数据——自社区中心开业以来,共计人流量16万人次,日均人流量达到1000人次,节假日将达到1600人次。

“自从夜场活动开放之后,周一到周四会放露天电影,周五有潮流音乐会,周六有戏曲专场。”陈鹏飞透露,历史文化传承街区、艺术设计酒店街区、主理人时尚创意街区、潮流生活方式街区即将亮相,到时候,欢迎更多市民朋友来参观、游玩。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徐萌 通讯员 谢雯艳 秦玥 蒋涵勤 孙月 江晓迎 张超 陈欣媛 刘静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