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是承载记忆的“活化石”,是维系生态的“绿色财富”,更是人类共同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守护好这些珍贵资源,是我们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9月22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古树名木保护传承边会在杭州隆重举行。本次边会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指导,浙江省林业局主办,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承办。会上,各方代表分享经验、交流观点,共商古树名木科学保护与可持续传承之策。
杭州向来重视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数据显示,杭州市现有古树名木28952株,其中一级古树1826株、二级古树3147株、三级古树23962株、名木17株,古树群333个,城市古树名木共计1242株。近年来,杭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以“突出文化铸魂,全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城市典范”为引领,通过“一树一策”落实精准保护机制,凝聚合力开启司法保护机制,探索古树认养、保险、云端守护等创新举措,已救护一级濒危古树1661株,建成省级认定古树公园22个,1个古树群列入国家双百古树群,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绿色动力。在城市古树名木保护方面,杭州出台管理办法,将保护规划纳入城市控制性规划,依托智慧园林平台构建监测网络,还以昭庆寺古樟公益诉讼案为典范,创新启动公益诉讼机制,同时发布研学线路、承办宣传周活动、举办交流大会,多措并举构建起全方位的保护体系。
此次边会成果丰硕。会议发布了“跟着古树游浙江”路线图,精选全省11个地市的古树名木资源,规划出12条主题线路,让游客在探寻中感受千年年轮的文化脉络与自然记忆。此外,还推出“全民绿色能量PK赛之浙江古树宣传与互动季”创新合作计划,该活动将于2025年11月正式上线,通过趣味方式带动千万用户了解古树文化,并将低碳行为积累的绿色能量转化为保护行动,为生态保护赋能。
边会期间还举办了高水平的学术研讨活动。韩国东国大学名誉教授姜泰昊分享了《韩国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系统性管理方案》,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丛日晨教授介绍了《北京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概览》。此外,边会还邀请了新加坡国家公园局园艺与社区部高级主管小林玉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曹基武教授、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黄华毅副研究员、柯桥区会稽山古香榧群第62代守护人黄天明、杭州市园林绿化发展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吴海霞等专家学者,围绕古树名木保护传承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智慧碰撞。
“守护古树名木,就是守护一段记忆、一方历史、一种文明。”为凝聚全球共识,发出保护强音,本次边会形成了重要成果——《古树名木保护传承倡议书》。倡议书的正式发布,标志着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古树名木保护传承事业迈出了坚实一步。这份倡议既是一份郑重的承诺,也为今后的保护行动指明了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会议结束后,与会代表前往杭州博物馆参观《木承千载——杭州古树名木文化展》,通过丰富的展品和翔实的资料,感受古树名木的独特魅力与深厚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