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鸳鸯爸爸”诠释“大城小爱”
发布时间:2025-09-23 07:37:40

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正在杭州举办,全球目光汇聚于此。值此盛会之际,“鸳鸯爸爸”陆建利9年如一日守护西湖鸳鸯的故事再次被媒体聚焦。那些平凡岁月中的坚守,点滴瞬间汇成的温情,生动诠释了这座生态宜居之城所蕴含的“大城小爱”。

事实上,在杭州提到“鸳鸯爸爸”陆建利,公众并不陌生。他本是普通市民,因爱好摄影与西湖鸳鸯结缘,从此自发投身保护工作。他记录鸳鸯习性、守护孵化过程、劝阻不文明投喂,用镜头与行动为这些精灵筑起一道温暖的保护屏障。

陆建利的坚守,不仅是对自然的敬畏,更是对城市生态文明的自觉践行。“鸳鸯爸爸”不仅是一个个体,更代表着一个日益壮大的守护群体,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西湖鸳鸯。发现围网影响鸳鸯活动,管理部门便迅速搭建“爱心桥”;游客密集时,工作人员及时疏导人流、设置文明观鸟提示;环卫工人、公交司机、交警、保安乃至路人,纷纷加入护送鸳鸯过马路的行列;早高峰时段,更有市民自发守护与“妈妈”走散的小鸳鸯……这些细微举动,串联起的是城市对生命的普遍尊重与温柔相待。

“大城小爱”最真实、动人的细节,折射出城市对待自然的态度与尺度。作为“生态文明之都”,杭州始终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各环节。从西湖综合保护、西溪湿地修复,到持续推进绿道建设、打造“口袋公园”,杭州不断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路径。近年来,保护鸟类、爱护动物的民间组织与政府推行的“河长制”“湖长制”等有效互补、交相互动,推动城市文明与生态意识深度融合。城市与自然、管理与自觉、宏大叙事与个体善举,让“从善如流”的城市品格,不仅体现在宏观生态战略中,更融入市民日常的细微之处。如今,许多市民和游客来到西湖,不仅赏景、喂松鼠,也用镜头记录鸳鸯的灵动身影。

正如本届大会主题“塑造人与自然可持续的未来”,这精准表达了全球共同的愿景。“鸳鸯爸爸”陆建利的故事,是杭州众多生态故事中的温暖一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效,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乐在心。它告诉我们,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顶层设计与制度保障,更需要千万普通人的参与和付出。当每一微小的善举汇聚成流,当市民自觉行动与城市绿色发展同频共振,生态保护便不再是口号,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

让“大城小爱”持续流淌,让更多“陆建利”在城市中涌现。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评论员 涂建敏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