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市民共同参与、深入体验城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城区生态观察体验周在本周拉开帷幕,邀请市民以观察者、参与者、守护者的身份,走进城市中的自然秘境。
昨天,骑行爱好者集结皋亭山自然中心,以“探秘自然+绿色骑行”的方式,解锁宋代文人笔下的桃源秘境,沉浸式感受自然与人文共生的生态魅力。
据了解,皋亭山自然中心于本周开启试运营,它是上城区在省级生物多样性保护友好城区试点建设过程中打造的重要友好基地。室外园区通过“灌丛草地”“灌草砂石”“林地溪流”“河流浅滩”等不同生境,打造四大主题园区,再现宋代文人笔下的自然野趣。
带着对自然的向往与生态守护的热忱,骑行队伍从皋亭山自然中心出发,沿着精心规划的生态绿道进发。沿途,两岸绿树层层叠荫,零星繁花点缀在树木和草丛间,构成一幅流动的秋日生态画卷。
此次皋亭山绿色骑行活动,不仅是一次“生物友好”与“骑行友好”的美好邂逅,更以“沉浸式体验”与“实践性参与”的创新形式,为公众搭建了一座走进自然、守护生态的桥梁。
除了户外,生态观察体验周活动也走进了社区。采荷街道联合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开展了生物多样性主题活动,以“专家讲座+居民共商”模式联结生态知识与社区实践,有效提升公众生态环保意识。
来自浙江农林大学的老师为市民讲述了《聆听自然的节律——二十四节气里的生物多样性智慧》。她从二十四节气切入,科学解析时令与自然物候、生物繁衍的关联,结合现实生活与平时饮食习俗,展现生物多样性对人类文化生活的影响,引导居民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生态智慧。
随后,省环科院的老师为大家主讲了《采荷街道生物性体验地方案》。陈老师详细解读了规划理念、生态目标及设计方案内容后,现场征集居民意见。居民围绕植物选种、空间布局、后期维护等方面踊跃建言,为方案优化提供社区视角。
此次活动不仅普及知识,更是激发居民体验生物多样性、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热情,推动更多人从“了解生态”走向“参与保护”,为守护身边的自然生机注入社区力量,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区提供有益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