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届杭州文博会将于10月17日至20日在杭州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这是杭州人年度必逛的展会,足足5个展馆,完整逛下来,起码要花半天时间。所以,每年这个时候,大家都会专门留一天时间给文博会,淘全球好物、感受异国文化。
今年的文博会依然是亮点十足,第一站,推荐你去位于A1馆打头的2025“匠心视界——‘一带一路’国际文化艺术产业对接交流活动”。
为啥?
今年杭州文博会共吸引了66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参会,“匠心视界”就占20多个。
作为杭州文博会的核心亮点板块,本次活动以“一带一路”文化互鉴为灵魂,以“器物、技艺、场景”跨界融合为载体,将展示法国、德国、美国、英国、荷兰等20多个国家的文化与艺术相关产业,打造沉浸式、交互式的全球匠艺盛会,让杭州市民在家门口触摸世界文明的温度,感受多元文化的碰撞与共生。
艺述南法:邂逅浪漫国度的人文与匠艺
提到法国南部,大家想到的或许是薰衣草田的浪漫。
但今年,“匠心视界”将带大家走进南法的“文化深处”,从戏剧、手工到版画,还原一场鲜活的南法文化盛宴。
ALAN BARBIN-SORANO
世界三大戏剧节之一的“阿维尼翁戏剧节”第二次来杭州文博会,不仅带来了阿维尼翁创始人家族的戏剧互动,还将搭配多件来自香榭丽舍大街Théâtre Marigny剧院的阿维尼翁古董剧服,让大家直观感受戏剧节80余年的艺术传承,置身于阿维尼翁的古剧场。
阿维尼翁
在手艺体验区,“匠心视界”把南法“艺术之城”佩尔讷莱方丹的手工艺术街区“搬”到了杭州!
佩尔讷莱方丹的手工艺术街区
这里有上百位艺术家聚集的村落特色,比如能“用手演奏”的桶风琴,大家可以看看它的琴谱有多复杂;还有法国Victorian Rehab手工珠宝,每一件都融合蝴蝶、蜻蜓等自然元素与古董钟表零件,是“时间与自然”的独家造物。
此外,国际名家版画艺术区将成为艺术爱好者的盛宴。罗丹、马蒂斯、玛丽・罗兰珊等法国艺术巨匠的原版版画,搭配贾科梅蒂、毕加索等欧洲大师的经典作品,我们不仅能欣赏欧洲艺术的精髓,更能从中探寻欧洲艺术与东方文明的隐秘关联,呼应“一带一路”的多元对话。
毕加索《斗牛》
屏风之上:在“微缩世界”里重走文明交流路
毛姆在《在中国屏风上》中曾用碎片化速写勾勒东方图景,而本次“屏风之上——一带一路会客厅”则用“微缩世界”的思路,让大家通过屏风与手工艺品,重走一条跨越千年的文明交流之路。
这里的核心展品,是被誉为“古代一带一路明星商品”的克罗曼多屏风,它产自中国,以“多层大漆深刻、填彩漆金箔”的款彩工艺描绘山水人物,却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欧洲,成为欧洲贵族庄园里的“东方幻梦”。
晚清回流款彩雕漆朱漆黑漆双面屏风
到时候,现场将以这款屏风为核心,用法国、波兰、泰国等“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特色家具,搭建一个“融合风格会客厅”,陈列波兰的琥珀、哥伦比亚的手作、泰国的传统工艺品,每一件都是各国文化的缩影。
更特别的是,这里不只是“看展”,还有外国手工艺人现场演示琥珀雕刻、哥伦比亚织物制作,大家可以亲手体验,也可以现场购买。
仟杯展:以“杯”为媒,收藏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仟杯展,对杭州文博会爱好者来说,是固定展出了。但每一年,来的都是不同的物件。
最开始是世界各地的杯子,但杯子的本质是容器。近几年,仟杯展替大家搜罗了有趣的容器,每一件都独具风格,成为“封印时间的时空胶囊”。
在“多元土壤里的当代之花”板块,荷兰代尔夫特德拉画廊带来了英、法、德、荷四国九位顶尖陶艺家的作品。
从英国皮特・彼尔德“古埃及灵感+釉料层叠”的浮雕陶瓷,到德国马丁·迈威廉用日式柴窑烧制的几何器型,涵盖乐烧、柴烧等多种工艺,展现欧洲当代陶瓷的活力与深度。
而“传统根系上的当代新芽”板块,则上演一场“东方陶瓷对话”。
韩国青年陶艺家申智惠将自然植物的肌理融入陶瓷,吴承澈则用大胆的几何抽象突破传统边界;他们的作品与景德镇陶瓷工艺碰撞,让大家看到年轻陶艺家如何在“传承”与“创新”中生长,展现东方陶瓷的新生力量。
吴承澈作品
最终,这些作品都围绕“形意合一”的器物叙事。杯子的“形”是视觉语言,“意”是精神内核——比如日本的场美幸的“安南手青花”,让传统纹样在当代杯型上焕新;中国赵泽南的陶瓷则用线条重构东方抽象之美。
每一只杯子,都是一次跨越文化与地域的永恒对话。
德拉-皮特·彼尔德的针座蓝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