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网络中国节·中秋】庆国庆、迎中秋 “花式”活动过佳节
发布时间:2025-10-04 14:57:00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杭城的空气中弥漫着节日的气息与丰收的喜悦。近日,全市各街道社区策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庆国庆、迎中秋主题活动,亲朋好友一起“花式”过佳节,人团圆、事圆满。

用红歌向祖国告白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在国庆节之际,西湖区北山街道友谊新村21幢的老年活动室里,阳光合唱团秋季班的银发学员们以一曲《十送红军》,拉开了为祖国庆生的音乐序章。

据悉,阳光合唱班是友谊社区的老牌社区课程,每年举办春秋两期,开办近20年,已成为社区合唱爱好者的聚集地。“以前唱流行歌图个热闹,现在唱红歌,唱的是对祖国的感恩。”70岁的友谊新村14幢居民高阿姨激动地说,借着国庆的热度,唱红歌让她觉得自己和祖国贴得更近了。

“国庆唱红歌,心里特别敞亮!”合唱团队长杨福明挥动着歌谱,声音洪亮,“《十送红军》是经典,更是我们对祖国的一份心意。借着国庆的热乎劲儿,唱出咱老百姓的爱国情。”

歌声舞影中传递美好的节日祝福

近日,西湖区西溪街道白荡海社区举办以“庆双节·享颐养”为主题的文艺盛宴,让传统文化与社区温情在歌声舞影中交融。这场集文化交流、社交于一体的国庆中秋文艺汇演活动,既是为祖国献礼的舞台,更是居民以艺会友的雅集。

活动中,来自白荡海、石灰桥、铁佛寺三个社区的艺术团队倾力演出,构成了一幅多元文化共生的画卷。白荡海合唱队以《我是一个兵》等红歌开场,磅礴的声浪瞬间点燃全场;铁佛寺表演老师呈现的电吹管独奏让人久久沉醉其中;舞蹈表演《茶花开了》,则用柔美的舞姿诠释了花好月圆的寓意……整台节目精彩纷呈,共同汇聚成对新中国76岁华诞的庆祝与对中秋佳节的美好祝福。

拱墅区米市巷街道红石板社区以“睦邻同乐谱团圆,文艺同欢迎国庆”为主题,举办了一场浸润人心的社区文艺演出。活动现场人头攒动,居民们欢聚一堂。红石板社区合唱队、舞蹈队、模特队三支本土团队联袂登场,以多元风采点亮全场,成为整场演出最动人的“社区名片”。

其中,模特队的登场将活动气氛推向小高潮。队员们虽非专业模特,却身着典雅大气的马面裙,传统服饰的精致纹样与灵动线条尽显东方美学。

各个社区开展国庆文艺演出,不仅歌颂了伟大祖国的盛世华诞,更打造了积极向上的老百姓自己的舞台。

走访慰问,安全祝福两不误

“高奶奶,我们给您送月饼来啦,节前再帮您查查家里的燃气阀!”9月25日,西湖区北山街道沿山河社区工作人员敲响了离休干部高奶奶家的门。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沿山河社区开启“暖心中秋 平安国庆”走访行动,循着熟悉的街巷,把节日祝福与安全提醒送到辖区离休干部、退役军人和高龄独居老人的家中,让牵挂在烟火气里流转。

社区党委书记说:“双节走访不仅是送祝福,更是摸清‘一老’需求的好机会。”从离休干部的书桌到退役军人的客厅,从独居老人的厨房到孩童的书房,这份跨越代际的牵挂,不仅筑牢了节日安全防线,更让“一老一小”在社区的关怀中,读懂了“家”的含义。

亲子游园会让欢乐升级

幸运大转盘、诗词飞花令、学做月饼……日前,在拱墅区朝晖街道玉公桥社区,中秋游园会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现场十分热闹。

本次游园会以“互动打卡集章赢好礼”为核心玩法,共设置多个特色互动打卡点,兼顾趣味性与文化性,让居民们在寓教于乐中学习中秋传统文化。除了游园会活动,现场还同步开展了便民服务日活动,提供免费理发、口腔咨询、各类政策宣传等服务,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

在朝晖街道河东社区,20余组亲子家庭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体验手工制作“皂月饼”。在亲子的互动配合下,现场温馨又充满爱意。“看!我做的‘皂月饼’像真的一样,还是桂花香味的,我要把它当作中秋礼物送给妈妈。”一位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举着自己的“作品”兴奋地说。

邻里之间的友爱交流,亲子之间的温馨瞬间,让“中秋团圆”的意义更加具象化,也让传统文化深入人心,丰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

邻里相聚一起制作佳节礼

9月26日下午,上城区凯旋街道凯西社区联合党建联建单位,举办了“巧手暖中秋·爱心共团圆”主题活动,50余名铁路职工、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及社区居民代表齐聚,共迎佳节。

活动现场香甜四溢,参与者在专业烘焙师的指导下,亲手完成揉面、包馅、装饰等步骤,制作纸杯甜品。“第一次做甜品,太有意思了!”快递小哥举着作品满脸笑意。在趣味套圈区,欢呼声此起彼伏,简单的小游戏让节日氛围拉满。

更暖心的是,现场制作的甜品经志愿者精心包装后,分组送往社区高龄老人、低保家庭、残疾人家中,也为在岗的环卫工人、快递员送去祝福。“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关爱在社区内循环流动,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温暖,也愿意传递温暖。”凯西社区党委书记郭霞说。

此次活动的开展,打破了现代社区中“邻里不相识”的隔阂,既让参与者在体验中践行互助价值观,更将团圆的意义从血缘延伸至邻里。

西湖区翠苑街道翠苑二区社区则组织了以“月满中秋,非遗共赏”为主题的螺钿DIY活动,让古老技艺在邻里互动中焕发新生。

“您看,这金箔铺展开的样子,多像中秋晚上洒在地上的月光啊!”活动现场,莹白的螺钿片如碎玉般排列,盛在竹盘里的金箔纸泛着柔光。社区指导老师首先讲解了螺钿工艺源远流长的历史;随后,手把手演示从涂胶、敷金箔到拼合螺钿的每一步技巧。指尖流转,零散的材料被赋予了生命,金箔圆月温润明亮,螺钿玉兔或昂首或欲跃,每一件都承载着独特的心意。

“这些作品既是佳节摆件,更是非遗传承的信物。”社区工作人员表示,选择适合老年人的非遗项目,是希望银龄群体能亲身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螺钿的温润与金箔的璀璨相互映衬,不仅定格了中秋的诗意,更编织出社区邻里的温情纽带。

宋韵茶香满溢 茶廉相融迎中秋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邻里和睦的温馨节日氛围,近日,益乐社区策划“宋韵点茶话清廉 茶香满溢迎中秋”主题茶话会,以风雅的仿宋点茶活动为载体,开启一场“茶”与“廉”的“对话”。

活动现场,二级茶艺师慕阳老师以“茶”为引,围绕宋代点茶主题,深入浅出地讲解茶饮演变历程、点茶历史渊源与精湛技艺。在老师的专业指导下,参与者们化身“宋代茶人”,沉浸式体验仿宋点茶的独特魅力。

参与者们纷纷展示亲手创作的茶百戏作品,栩栩如生的图案里,藏着每个人对茶文化的理解与感悟;同时,大家品尝茶点,香甜口感与清雅茶香交融,余味悠长。在一杯清茶、一份茶点间,众人深刻感悟“茶廉相融”的精神内核,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廉洁价值观的践行。

此次中秋茶话会,是益乐社区将传统节日文化与廉洁文化结合的一次有益尝试。通过雅致的文化体验,不仅拉近了邻里距离,更让廉洁理念深入人心,为社区文化建设注入传统与正气的双重力量。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王然 江晓微 叶歆 曾润玥 通讯员 郑乐源 骆一凡 李扬航 谢丹隽 金泓斐 张怡佳 黄恋 黄骞 杨凛   编辑: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