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杭州网>> 热点专题>> 2012年专题>> 台风海葵 奔袭浙江
解读浙江零伤亡报告决不拿生命与天斗
2012-08-10 07:45:45杭州网

象山石浦渔港,渔民在狂风暴雨中收绳,加固渔船。

8月6日,宁波市政工人连夜修剪树枝,防止被台风吹倒。

    昨天下午,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出最后一条台风“海葵”动态,标题中提到“远离我省”。彼时,“海葵”已衰弱成风力仅7级的低气压,走到距离杭州400公里开外的安徽省池州市。

    “海葵”走远,浙江灾情统计浮出水面:近500万人受灾,卷走钱财145.3亿元,灾情报告中最令人欣慰的是这样一句:“至今未接到人员伤亡报告,水库、海塘等水利工程总体安全”。

    海葵威力不可谓不大,极盛时风力15级,登陆象山时还是14级的强台风,使得浙江沿海12级大风劲吹32小时;它带来的降雨覆盖浙江的陆地和海洋,15万平方公里的降雨圈相当于浙江陆地面积的1.5倍。

    24小时雨量超过250毫米的降雨就叫特大暴雨,宁波降雨达255毫米,湖州的213毫米,台州的149毫米也超过了100毫米的大暴雨基准线——今年7月21日致死78人的北京暴雨,平均降雨量164毫米。降雨最多的安吉县一个叫做董岭的地方,24小时下了616毫米的雨,积在地上水深半米多,相当于正常年份当地半年雨量的总和。

    8月8日凌晨3点20分踏上浙江的土地,晚上8点离开,16个多小时的穿行中,海葵依次走过宁波、绍兴、杭州、湖州,这些地方属杭嘉湖绍平原,省防指用三个词语形容海葵所到之处:人口稠密、城市化程度高、经济要素集中。

    萧山市中心、庆春路过江隧道、凤起东路、艮山西路、机场路、德胜快速路、东新路……行进路线卫星图上,台风眼穿越了杭州市区多么核心的地带。

    如此威猛的海葵,如此致命的行进路线,所有浙江人的生命却得以保全。

    回想1988年的第7号台风,当年8月7日同样在象山登陆,直奔杭州市中心而来,让杭州遭遇新中国建立以来最严重的台风浩劫:整座城市大面积停水停电5天,铁路、公路、市内交通完全中断,夺命多达162条。

    要知道,这个叫做“比尔”的台风,登陆时风力(12级)远不如海葵,还因为影响半径相当小,被称作微型台风。应对失当,已成为那次台风造成惨重损失的官方定论。

    光阴再向前,风力略强于海葵的1956年第12号台风,留下浙江人半个多世纪来最惨痛的台风记忆:4925人遇难,最近一次遇难人数过千人(1126人)的台风出现在1994年8月。

    4年没台风登陆,却从来没有放松应对的浙江人创造了零伤亡壮举,这究竟是怎样实现的?

    高层运筹帷幄:

    宁可听骂声、不可听哭声

    8月6日,“海葵”到来前两天,省委书记赵洪祝就对防台作出批示,强调“尤其要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他精辟点出抗台要点:收船、撤人、减库容,查海塘、山塘、排洪工程,防地质灾害,防主要江河堤坝的损毁。

    浙江进入今年台风季之时,省委书记赵洪祝已明确抗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目标。

    8月7日下午,浙江沿海已是满城风雨, 赵洪祝和省长夏宝龙、省委副书记李强赶赴省防指,要求“三撤四保五防”:撤船、撤人、撤库容,保海塘、保山塘、保通讯、保交通,防洪水泛滥、防城区内涝、防危化品意外、防在建工程垮塌、防山体滑坡泥石流。

    组织人员安全转移时,做到“不厌其烦、不漏一处、不留死角”,务必把该转移的人员都坚决转移掉、安置好。对一时工作做不通的,也要“宁可听骂声、不可听哭声”,采取强制措施把他们转移到安全地方。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王中亮 摄影 方晟    编辑:潘鑫    
 
最新报道   更多>>
· 风雨中,我们相互守望
· 国家防总:"海葵"受灾人口超600万
· “海葵”致浙沪苏皖4人死亡 214.6万人紧急...
· 安吉被困游客全部确认安全
· 和海葵“撞车”一路折腾14个小时浙江金牌 ...
· 从“88”到“海葵”,杭州赢得漂亮
· 台风眼那一刻,风雨骤息,我听到了蛙鸣
图片报道   更多>>
军民抗击“海葵”纪实
“海葵”驾临时 花满湖
“海葵”中园林工人坚守北山路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策划、编辑:李龙胜  易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