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杭州之美,美在“最江南”,特在“最灵秀”。日前,在我市召开的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推进大会上,新时代美丽杭州的鲜明标识——“湿地水城”呼之欲出。
“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为统领,按照省市委部署,依照‘山水相融、湖城合璧、拥江枕河、人水相亲’的理念,扎实推进湿地保护和修复,助力杭州打造闻名世界、引领时代、最忆江南的‘湿地水城’,为打造全国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窗口’贡献林水力量。”市林水局主要负责人说。
首先,通过“规划一张图”,构建美丽湿地“大格局”。杭州因水而生、因水而名、因水而兴,拥有长度近一万公里的河流、面积超过十万公顷的湿地。据初步调查,目前杭州有5大类21种湿地,面积达14万公顷,占市域国土面积8.4%。这些河流和湿地,是天堂命脉、城市之肾,是大自然给予杭州的恩赐,也是杭州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标识。
市林水局将结合十四五规划,坚持理念引领,树立“生态优先、全民共享”的理念,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的系统思维,规划构筑“一城、三带、五群、七湖、多点”的湿地保护空间大格局。如在市林水局的指导下,目前余杭区已联合浙江农林大学等高校编制完成了北湖和和睦湿地的概念性规划。
其次,行动一盘棋,打造杭州三品梯度“湿地群”。将以西湖、西溪、千岛湖为重点,着力在湿地水质、湿地文化、生物多样性上下功夫,进一步还原湿地原生态,提升湿地品质,打造一批极品湿地;以萧山湘湖、滨江白马湖、余杭北湖等为重点,开展基础环境设施整理、河道水体清淤、生态护岸以及植物植被、地形地貌修复工作,修复一批具有杭州特色的精品湿地;进一步理清湿地保护边界,加大对西湖铜鉴湖、富阳阳陂湖、富春湾新城湿地、淳安千亩田、钱塘新区杭州大湾区湿地等一批不同类型湿地的原生态保护工作,进一步恢复湿地功能,保护一批样品湿地。通过这些工作举措,为创建国际湿地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规划建设好的湿地,怎么科学保护?市林水局紧抓“牛鼻子”,通过“治理一张网”,打出一套科学系统的保护“组合拳”。
保护湿地,需立法给予规范保障。“我们将积极争取市人大支持,建议并协助市人大开展立法调研,通过制定湿地保护条例,依法界定湿地保护的责、权、利关系,从科学规划、规范管理、生态保护、风险监测等方面,理顺湿地保护管理体制机制,为杭州的湿地提供法治保障。”该负责人说。
智慧监管是“法宝”。多年来,杭州西溪湿地国家公园的植被动态监测体系已成为“全国样板”;未来,杭州将继续运用3S技术、卫星遥感、无人机等高新技术,采用“星—空—地”立体湿地资源动态监测方式,进一步完善湿地生态预警机制,实现湿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同时,进一步挖掘湿地历史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使湿地成为集生态保护、滞洪调蓄、自然科普、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天然生态文化体验馆,让湿地公园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意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