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青年】南方有嘉木,苍山情深深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08-06 20:40:40 Thu   

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到安吉天荒坪镇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

“两山”理念提出15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特别策划了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山中青年》,今天推出第一篇《嘉木情深》。

image.png

央广网安吉8月6日消息 《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天目山高处有两峰,峰顶各一池,左右相对,故曰天目”,天目山是太湖流域和钱塘江流域的分水岭。十五年前,一个科学论断,开启了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征程,成为一个时代巨变的分水岭。

image.png

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茶山(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石破天惊的论断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浙江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考察,此时的天目山天荒坪四周已满目疮痍,到处浓烟滚滚,污水横流,空气中弥漫着从石灰窑里传来的刺鼻的味道,长期掠夺式的开发造成大量的生态灾难,太湖蓝藻大面积爆发,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国家一道道关闭矿山的通知不断发来。矿山开采事故频发,上访人员大量增加,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已走到了尽头。

安吉的现状,引发了习近平同志深深的忧思。他坚定地指出:“一定不要再想着走老路,还这样迷恋着过去的那种发展模式。所以,刚才你们讲了,下决心停掉一些矿山,这个都是高明之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为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擘画出一幅全新的蓝图,也为中国未来发展进步指明了一条生态文明建设的康庄大道。这在当时普遍追求GDP的风潮下,体现出巨大的理论勇气。

十五年来,安吉县坚定不移保生态、调结构、促转型,走出了一条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绿色发展之路。如今,绿色已经成为浙江繁荣发展的基本底色,生态已经成为浙江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金名片。

2020年3月30日,时隔十五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安吉余村。走在曾经走过的乡村小路上,他看到青山叠翠、流水潺潺、道路整洁,家家户户都住进了美丽的楼房,群众生活富裕美满,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总书记十分高兴。他说,时光如梭,当年的情形历历在目,这次来看完全不一样了,美丽乡村建设在余村变成了现实。余村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

image.png

安吉依托生态发展白茶产业(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一片叶子撑起的产业

在安吉,距余村30多公里,有一个黄杜村,也是习近平到过的地方。

2003年4月9日,习近平同志来安吉县调研时来到了黄杜村。上世纪九十年代,村民们尝试改变种植结构,开始大面积种植白茶,由于当时市场上白茶产量少,收益不错。

习近平走进茶园,望着连绵的白茶园,听着村民们的增收故事,对安吉依托生态发展白茶产业的路子给予充分肯定。他说,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习近平同志的鼓励极大激发了村民们的生产积极性,几年时间,黄杜村茶园面积从1000亩发展到5000多亩,村民人均年收入也从400余元增加到7000多元。

随着其它地方茶叶产业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2010年前后,村里的产业发展遇到了瓶颈。

image.png

贾伟讲述回乡创业路(央广网记者 曹文君 摄)

贾伟回乡

贾伟是个80后,他父亲贾小明是村里第一批开山种茶的茶农之一。

以前黄杜村穷,为“跳出农门”,贾伟发愤读书,考上了大学,学的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一份很好的工作。他做梦也没想到十年后会被叫回家乡,接手父亲的白茶产业。

我们见到贾伟的时候,他正在“语苿茶业”的会客厅里为客人制作茶混合饮料。少量的青柠、糖浆、朗姆酒,在雪克壶里摇晃二十多下,加上泡好的安吉白茶、红茶,饰以新鲜的西柚片装饰,一杯色香味俱全、时尚新潮的摩揭陀新制茶饮在贾伟精心调制下就摆到了客人面前。中国传统的泡茶法萃取茶液,用现代饮料调制方法调饮,茶品呈现新颖美观,充满仪式感,一品,味道确实不错。

说起刚回乡创业的那一段时光,贾伟说终身难忘。“第一年刚回来,没有客户,没有市场,家里有库存,却卖不出去。出去的钱是有的,回来的钱必须要把车上的茶叶卖掉才有,不卖掉可能就回不来了。背着茶叶一家一家去销售,很痛苦的呢!老血都吐出来啊!”产品低端,没有市场竞争力,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为了推动初级农产品的转型升级,贾伟开始进行白茶标准化生产,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认证,重新设计茶叶产品包装,注册成立“语苿茶业”。跑市场、参展会,把白茶产品打入超市和零售商店,开设网络商店,为客户个性化定制茶产品,贾伟忙得不亦乐乎。调整后的第一年,贾伟就卖掉了3000多斤白茶,销量是父亲的五倍。贾伟还大胆改良传统工艺,进行安吉红茶新产品研制,他还投入资金提升生产工艺、挖掘品牌价值和文化内涵,但却遭遇父亲贾小明的坚决反对。

image.png

贾伟调制的安吉白茶莫吉托(央广网记者 曹文君 摄)

苦难与辉煌

黄杜村产白茶,几十年来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工艺,贾伟却突发奇想创制新工艺,尝试加工红茶,却遇到巨大挑战。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次次实验,一次次失败,让贾伟品尝到创业的艰辛,挫折的磨难。

贾伟的父亲告诉我们说:“一锅茶五六千块钱,搞坏了,扔掉,搞坏了,又扔掉,真心痛,我们要干一年啊!就这样往水沟里倒。他这个学费交得高啊!不是一锅两锅,要好几万呀!”

贾伟也说:“我父亲他们开始实在无法接受,说我们都做了几十年了,就你能耐啊?刚回来,路还不会走,就要飞啦?不脚踏实地,纨绔子弟啊!对我失望极了。”

但失败并没有消磨贾伟的决心,三年中,贾伟一次次跑福建、下云南、去茶科所,向制作红茶的大师学习请教,回来后再进行不同工艺的试制,不断改进和提高工艺。

学费没有白交,坚持带来了欢喜,历经磨难,贾伟的红茶终于研制成功了,他为它取名叫“安吉红”。如今,“安吉红”已经成为“语茉茶业”的特色主打产品,他们还开发出了白茶碧螺春、桂花红茶,形状上也有了改进,有龙形、凤形、扁形,还有“月里来香”等中秋礼盒等茶叶衍生产品。

贾伟的成功,赢得了父亲的信任,也赢得了全村人对做强做大茶叶产业的信心。现在,说起儿子,贾小明悄悄对我们说“蛮为他骄傲的”。

贾伟回乡创业的成功故事传到了山外,也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年青人回到家乡创业,投入到白茶产业的创新探索中。这些年轻人学历高,有的还是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博士,视野开阔,有闯劲,他们的回来,为黄杜村的发展注入了更加强劲的动力。

贾伟不分亲疏,竭尽全力帮助这些年轻的创业者,体现出少有的成熟与大气:“包括做红茶,做好了以后,我们旁边的人来学,我们都亲自教他们。我不仅影响我的表弟、堂弟,我们还通过成人学校,办安吉红茶进修班,我们当地的村民,隔壁村、乡的村民都来学,有几十人。今年有很多学生已经学成回去了。”

贾伟因此在当地赢得了良好的信誉,在青年人中很有威信。黄杜村所在的溪龙乡成立“青年创业联盟”,贾伟被推举为会长。联盟有40多名会员,大部分是“茶二代”,他们经常交流茶叶信息,探讨最新制茶工艺,分享成功经验。贾伟说:“年轻人聚在一起,共同成长,共同发展,是很有意义的。最重要的是,可以用他们的成功带动更多的人创业致富。”

如今,这片叶子,这片被习近平总书记关心过的叶子,每年带给黄杜村4亿元的产值,全村人均年收入超过3.6万元,家家户户盖起了别墅、开上了小轿车。生活的热望,使黄杜村村民更加感激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鼓励。

image.png

连绵的安吉白茶园(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嘉木情更长

2018年4月9日,贾伟和黄杜村的19名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村里种茶致富的情况,表示“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提出愿意捐赠1500万株白茶苗帮助中西部贫困地区的群众脱贫。

习近平总书记热情回信,肯定了他们的想法,指示要增强饮水思源、不忘党恩的意识,弘扬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的精神,这对于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很有意义。

为落实好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在党支部会议上,贾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既然要做这个事情,就要把它做成、做实,做好,不是捐个东西就OK了,我们都种过茶,要把茶叶做成产业是不容易的。不要把茶苗给人家了就可以了,还要帮他们要把它种活,帮助他们种好、护理、繁育、采摘加工,甚至建立自己的品牌,真正产生收益。”贾伟和村里的许多党员、志愿者、土专家,亲自到西部贫因地区选址,参与运苗、种植、培育,指导茶园管理。

2020年3月6号,由黄杜村捐赠给贵州普安县的2000亩“白叶一号”第一次开采茶叶,短短几天,采摘量就达3000多公斤。安吉白茶为普安百姓带来了第一批财富。

南方有嘉木,苍山情深深。

走在自家百亩茶园里,眺望满山遍野的垄垄翠绿,闻着茶园特有的清香,谈到种茶卖茶的感受,贾伟意味深长地对我们说:“它输出的不仅仅是个产品,还应该是种理念、一种与茶叶相关的生活方式。提到我们安吉,提到黄杜,就会想到住到我们黄杜村里来,住到安吉的民宿中。眼中看到的是万亩茶海、一片片竹林,喝着一杯茶,享受这青山绿水带来的宁静,那抛弃烦恼的感觉,是特别放松的。我希望未来就是这样的……”

此时,阳光照在贾伟的脸上,满脸是青春的自信,眼里是对未来的畅想!

来源:央广网  作者:记者 王贵山 王权 陈瑜艳 通讯员 张秀青  编辑:管鹏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