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阳江畔,秀水泱泱,“红色精神”一脉相传。
1928 年 10 月,中共萧山县委在浦阳镇朱家塔小学召开代表会议,根据党的“六大”有关选拔工农分子充实党的领导机构等指示,改选县委。从此,浦阳江畔多了一抹闪耀的红色印记;
春去秋来,几十载岁月匆匆而过,浦阳依旧那样“红”——今年四月,萧山推出六条红色研学线路,凭借以党建统领的“五心领治”基层社会治理新理念,灵山村成为萧山区32个红色研学点位之一,并与南片多个镇街组成了一段知“南”而进的爱党之行。
感悟百年党史,勇立时代潮头。从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出发,浦阳镇将从党的百年伟大征程中汲取前进智慧,进一步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精心谋划乡村产业发展新蓝图,为萧山建设“重要窗口”示范样板守好南大门,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良好基础。
学史践悟担使命
“2021年我们最想干成的一件事就是让我们村的老年人能够安享幸福的晚年。”
“将老村开发项目作为全村重点项目工程来推进,积极引进外来投资,全力发展旅游、健康、休闲等产业,争取在任期内形成开发思路并付诸实施。”
本月初,一场围绕乡村治理的专场比学在浦阳镇“开赛”,逐个上台的“主角”正是浦阳镇19位村社书记(副书记)。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现场,围绕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成效等方面,村社书记们比的不仅是村社未来的发展规划,更是“头雁”们的“求变”风采。
这场特殊的比学,也是浦阳根据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一个缩影。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浦阳镇积极做好与“浦阳之美”打造的结合文章,从党的百年伟大征程中汲取前进智慧,不仅为广大党员干部的“精气神”加油补给,更以榜样的力量振奋前行。
从5月开始,每月第一周周二上午,在各村(社)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联村(社)干部、村(社)书记都会在属地村社参加约访接访工作。
这样一线固定接访,在浦阳尚属首次。其目的就是为进一步深化“民情双访”工作,加强联村(社)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广泛听取群众对村社工作的建议与意见,及时了解群众诉求、解决困难问题,实时掌握村社工作推进情况,切实发挥好联村(社)干部的“连心桥”作用,把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
如今,党员干部与百姓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了,关系变得更亲了。接下来,浦阳镇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结合“民情双访”和周二集中办公制,通过每月固定接待日,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问题,将信访等困难问题化解在“家门口”。
党建引领谋善治
如果说红色文化激发了干部的干事氛围,那么党建引领则为基层治理筑起红色堡垒。
在浦阳镇的19个村社当中,灵山村是全镇乃至全区的“网红村”。从默默无闻的萧山南片一隅,到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名单、浙江省善治示范村,“灵山之变”的关键词是党建引领。
“刚下过雨,泥土比较松,这时候拔杂草最适宜,也最省力。”只要碰上下雨天,灵山村书记许华仁总会抽空到自己的“党员绿化责任区”走走,时间长了,自己也就成了“绿植专家”。
当美丽乡村不断变美,长效管理机制又该如何推进?在灵山村,为解决“绿化带有人种没人管,灵山村给全村主要村道的绿化带设立了“党员绿化责任区”,将绿化带划分成若干块交由村两委、党员干部们管理。
眼下,一块块红色的“党员绿化责任区”提示牌,不仅装点了绿化带,也让党建聚合力在灵山有了生动的注脚。
近年来,灵山村积极探索“五心领治”党建体系,构建了以党员公约,同矩合心;村贤先行,汇智齐心;网格联户,促事凝心;红领志愿,服务连心;智慧公开,清正廉心的“五心领治”党建引领体系。去年,“五心领治”还入选了萧山区党建引领兴村善治十大案例。
除了制定《党员公约》15条树立实干担当的良好党员形象以外,灵山村建起网格党建、党员联户制度,根据农户住址分布、亲疏关系、生产生活习惯等特点,划分党员联户网格,切实发挥“五大员”功能,对所联农户的垃圾分类、水质维护、违建管控等各方面进行“捆绑式”包干管理和监督。
村里还通过召开党员、村民代表、老干部、乡贤等各层面的村贤会,组建党员、妇女、敬老、青年、环保等五大红领志愿服务队,引领、带动一切力量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共同书写乡村治理的优美答卷。
共同富裕是共建共治共享的共同富裕,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充分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携手探索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以灵山为“起点”,越来越多乡村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之中,走出更加宽阔的乡村善治之路。
以桃北新村为例,当地瞄准群众文化活动在乡村善治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把建好文化礼堂建成乡村善治的“强大阵地”。
今年四月,桃北新村出现在2020年度浙江省五星级农村文化礼堂名单当中。桃北新村文化礼堂分为文化礼堂室内功能活动设施(礼堂、讲堂)和室外品牌文化广场、文化长廊、村史馆展陈等版块。以村文化礼堂发展中心为平台,桃北新村文化礼堂还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建成了美浓公德社、养蒙文化工作室、村史馆、农民大讲堂、乡贤俱乐部等社团组织。
加大公共投入 “硬件建设”、 创新乡村治理新载体的同时,桃北新村也在提高农村居民参与积极性的“软件建设”上同向发力。目前,桃北新村正积极试点推进网格重新划分调整、村规民约制定、积分细则完善,让乡村治理模式从“零散式碎片化”向“共建共治共享”升级。
乘势而上开新局
大泥线和东思线,是浦阳境内最重要的两条交通“动脉”。去年,大泥线率先完成提升改造,层次鲜明的景观节点和景观林带,标识醒目的人行道、机动车道、自行车道,平整干净的路面齐齐亮相。
今年,另一条“动脉”东思线同样启动提升改造,道路将由18米拓宽至34米,由双向两车道拓宽至双向四车道,与临浦快速路相连,串起杭州中环。届时,该条道路将成为南部连接城区、杭州的重要通道。
交通,往往是一个地方打开发展框架,重塑格局的开始。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当前进中的中国又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浦阳也在不断创新塑造发展新格局——站在南启的时代背景下,浦阳镇也开始积蓄自己的产业能量,酝酿新一轮的发展。
日前,浦阳镇与杭州浦阳江桃源智谷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签定框架协议,双方将以政企联合的方式,在浦阳江畔建起浦阳江桃源智谷产业园,填补浦阳镇区级产业载体发展的空白。浦阳江桃源智谷产业园是以浦阳镇镇龙头企业国泰萧星为依托的大型产业社区, 项目定位是智能制造园区与科技园区结合的产学研一体的综合型园区,拟打造以龙头企业引领密封材料行业,以及上下游产业为主导产业、融合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智能家电、医疗等行业的新制造园区,建成后将形成数字经济与新制造业“双引擎”园区。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未来,通过与各高校合作,充分发挥高校、产学研联合体、重点实验室和研究院所等创新创业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的需求,园区力争发展成为具备国家、省各层面小微企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绿色园区等相关资质,提升竞争力,成为引领杭州南部小微企业新制造的园区。
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除了需要激活产业活力,更需要实现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因此,对准“为民办实事”目标,浦阳镇紧盯“民生小事”,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体现在人民群众得实惠上。除了首个特级教师工作站与高桥教育集团达成紧密型合作,开启美好教育、教育为民的新征程之外,由杭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驻杭部队、浦阳镇组建的“双拥党建大联盟”,也把为群众破难解困作为今后联盟工作的创建亮点去大力实践。
今年,浦阳还以“农业特色型”为亮点上榜浙江省第二批美丽城镇样板创建城镇行动方案优秀名单。随着“农业+文化、旅游、创意、民俗、运动、养生”七位一体的新模式打开,绿水青山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筑起了浦阳农民致富的“聚宝盆”,不断筑牢共同富裕最扎实的基础、擦亮共同富裕最亮丽的底色。
用光辉历史涵养初心使命,用红色文化赓续精神谱系,用信仰之光谱写时代华章。砥砺奋进开新局,桃花源里尤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