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平国家级经开区:“数智化”引领“大未来”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7-07 08:30:00 Wed   


仲夏草长,万物并秀。在湛蓝色天空的映衬下,临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展现着千帆竞发的澎湃活力。

把时针拨回到4月,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优化调整“官宣”。此次调整深意何在?于经开区而言,这个工业产业平台将被寄予厚望,承载着推动临平乃至杭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责任和使命。

围绕“融沪桥头堡、未来智造城、品质新城区”的战略定位,如何实现这个愿景,对于经开区来说,其手段之一,就是打造“数智开发区”。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经开区将凭借“智造先行”的优势,继续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深化服务,抢抓数字化改革新机遇,努力成为杭州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强劲活跃增长极。

摸着石头过河

布下智能制造“先手棋”

智能安全监测仪,全自动物流机器人,电子传感器……走进经开区企业的生产车间,科技感满满的生产设备令人目不暇接,这些机器让传统的工业企业焕然一新。

“从最开始的原材料进检到组装,从产品检验到最后的装配,每一个环节都可以通过机器人来完成。这种人机协同的场面在过去可能难以想象,但如今却打开了很多的可能性。”经开区产业发展局副局长黄亮坦言,开发区企业尝试得早,所以智能制造起步得也比较早。

开展机器换人,便是经开区响应省、市号召,推进智能制造布下的“先手棋”。“一开始没有服务商指导,大家可以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开发区通过调研,逐步探索、引导企业开展机器换人。”黄亮说,机器换人并非智能制造的全部,它更是基础,解决了工厂生产端的自动化,智能制造更深层次的是要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起来。

为此,以两化融合为核心,经开区开启新一轮革命,开始“大张旗鼓”搞智造——

2014年12月中旬,开发区组织老板电器、铁流股份等骨干企业召开两化融合交流座谈会;

2015年1月13日,组织西奥电梯、春风动力、东华链条等重点企业开展信息经济工作会议,会上邀请了省内知名服务机构负责人介绍工厂物联网工作的相关内容;

2015年1月16日,邀请省经信委专家带来专题报告会,共有区内企业近200人次参加;

2015年6月5日,再次组织西奥电梯、春风动力等15家重点企业召开两化融合交流会暨杭州市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动员会,邀请当时的省工经所及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做交流动员……

这四场会议看似日常,但都释放出同一主题的强烈信号——要抢抓信息经济发展先机,鼓舞企业向“智造”要竞争力,并积极寻求外援,不断给予企业前行的力量。

当然光有精神支持还不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一位企业负责人说:“刚开始我们都会有顾虑,担心资金问题,害怕设备购买后能不能产生效益。”为打消企业的顾虑,经开区会同区级部门主动把有关政策送上门,并积极引导企业,营造良好的学习交流氛围,给企业吃下“定心丸”。

有了政策作保障,加上政府部门的主动引导、深耕勤种,经开区企业的内生动力不断被激发。

“在智能制造这块工作中,企业始终是主体,我们更多的是承担一个引导和服务的角色。现在看到很多企业从一开始的犹豫到现在主动要求数字化改造,以及有些企业的智能制造取得一定成绩,开始蓬勃发展时,我们感到很欣慰。”黄亮说。

智造硕果“遍地开花”

释放发展新动能

在政企联合发力下,近些年,经开区智能制造工作逐渐“开花结果”——2016年,浙江省首个智能制造示范基地落地开发区。

“欣喜、激动,心情难以言表!”经开区产业发展局局长王永忠说:“这是开发区推进智造工作以来取得的第一份荣誉,还是一份大荣誉。这背后意味着的,不仅仅是省里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坚定了辖区内企业依托智造转型升级的信心和决心,有利于开发区形成一个良好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

一“子”落下,满盘皆活。自此,经开区带领着企业展开强烈攻势,致力于形成一个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引发传统工业企业实现聚变。

一方面,积极开展机器换人,建设工业物联网,培育一批智能制造骨干型企业;另一方面,经开区注重平台赋能,加快推进工信部服务型制造研究院、浙江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杭州未来智造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等专业化平台建设,深化与阿里云supET、雪浪云等工程服务商的合作,为开发区智能制造产业创新高地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此外,经开区上下还大兴学习之风,举办清华大学两化融合专题研修班、主题沙龙等活动,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培训,创新推出“智造书屋”、首席数据官、智能制造服务商联盟等举措,形成了深度学习、研究、共推数字化工作的浓厚氛围。

功夫不负有心人。眼下,经开区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已初具雏形。放眼这方76.94平方公里的土地,不仅拥有老板电器、春风动力、阿里迅犀3家我省首批“未来工厂”企业,同时还有一批智造领先企业。

比如,西奥电梯作为行业唯一国家智能制造示范试点标杆企业,正着力打造“超级工厂”。新工厂是目前行业内智能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电扶梯制造工厂,能把智造自动化率从现在的83%提升到100%。

铁流股份入选浙江省工业互联网试点项目,正在积极打造无人工厂,所有冲床车间实现了自动化,并搭建线上销售平台,能实时查看库存,从采购到出库全面实现数据监控,充分保证产品质量。

东华链条也在依托数字化改造“练内功”,通过数字化管理,公司在面对3万多种产品、10万多个规格产品的庞大数据库前,也能快速读取数据,找到数据,管理效率明显提高……

龙头企业示范引领,高成长性企业“比学赶超”,经开区内智造型企业“遍地开花”,相继成为各个地区前来考察学习智能制造的“打卡点”。

目前,经开区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5G应用示范工厂(车间)等项目在全省领先,获得市级及以上各类数字化认定项目118项,其中国家级20项、省级60项、市级以上38项。同时,在“机器换人”、“企业上云”等专项行动的实施下,经开区已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百分百上云、数字化应用全覆盖,重点企业数字化管理普及率达100%、数控化率达90%以上。

高起点上再出发

开创“数智未来”

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祝振伟曾这样表示:“推进数字化改革,是开发区整合资源、降本增效,推进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这些年,经开区把推进企业智造转型放到了培育企业工作中的首要位置。

经开区深知,数字经济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成为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瞄准产业数字化,经开区将继续发挥智能制造全国领先的优势,更大力度引入和培育优质智能制造项目,加大智能制造产业投入和建设,当好“店小二”服务企业发展,运用扶持政策,加快转换形成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实际上,在探索数字化改革这件事上,经开区从未停歇。

比如,在杭州向世界输出“城市大脑”时,经开区抢抓数字化转型先机,延伸“城市大脑”应用端,率先搭建“产业大脑”数字化平台和产业监管平台,探索实现产业数字化治理闭环。

“这是一个综合型平台,将打破数据孤岛,赋能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产业大脑”已对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纺织布艺3条主导产业链进行全面梳理,汇集6大类18小类数据33044条,基本实现企业财务、产值、能耗等数据的自动更新,同时建立了包括面向孵化器运营商、在建项目的在线填报系统。

不断突破,才能成就更好的未来。

前不久,经开区成功入选浙江省首批新智造试点。站在新起点上,经开区也定下了近期的目标——今年要建立新智造企业培育梯队,培育省级“未来工厂”4家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8家以上、中小企业数字化低成本转型示范样板50家以上。同时,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应用拓展,培育工业互联网试点项目100个,引培智能制造供应商30家,打造一批智能制造关键装备、核心部件等细分领域冠军企业。

蓝图已绘就,前行的战鼓也已擂响。

接下来,经开区将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抢抓数字化改革新机遇,以“产业大脑”和“未来工厂”建设为双引擎,夯实新智造发展基础,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以新业态新模式激发新动能新活力,全力打造“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创新改革先行区、数字化示范应用集聚区、新智造产业发展新高地、“浙江智造”技术创新策源地,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数字化集群。

朝着工业产值过千亿的目标,眼下,这座拥有“工业智造”鲜明底色的“未来智造城”正在加速崛起。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徐晓莉 陶玲燕  编辑:吴阳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