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平高水准推动三大“跃升”,打造三大“高地”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7-07 08:30:00 Wed   

临平是一座从历史中走来的古城。“临平”之名见诸史册,至今已有一千八百余年。这里自隋唐以来就是上塘河水路东出杭州的第一大埠,是自古繁华之地、人文荟萃之地、发展厚重之地、改革开放先行之地。这里的崇贤鸭兰村,1927年,树起了我们党在杭州大运河畔的第一面农村党支部旗帜,拥有深厚的红色根脉、红色基因。

临平也是一座面向未来的新城。今年4月9日,杭州正式启动实施部分行政区划优化调整,临平从原余杭区划出单独设区,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临平将锚定市委赋予的杭州“融沪桥头堡、未来智造城、品质新城区”战略定位,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全市加快构建“一核九星”市域发展新格局等一系列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机遇,久久为功、务实争先、乘势而上,持续推动临平高质量发展。

未来五年,我们将围绕三大战略定位,以争创共同富裕示范区样板为牵引,推动城市能级、经济动能、治理效能“三大跃升”,打造长三角开放高地、数智化变革高地、全景式幸福高地,高水平建设“数智临平·品质城区”,奋力展现“重要窗口”的临平风采。

打造“长三角开放高地”,临平将强化战略眼光、系统思维、前瞻视野,着重从三个方面来诠释临平作为杭州“融沪桥头堡”的使命与担当。一是要提升综合能级,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高品质民生事业、共同富裕示范、治理现代化、党建引领等六个方面发力攻坚,全面融入杭州主城,打造高品质核心城区,切实当好向外界展示杭州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形象的门户和窗口;二是要放大区位优势,并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融杭接沪能力”,加快构建融杭接沪、四通八达的综合立体交通网,打通交通动脉;三是要主动出击作为,积极面向长三角、接轨大上海,努力构建“研发、孵化在上海,生产、转化在临平”的产业格局,推动基础创新、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在临平的落地转化。

打造“数智化变革高地”,临平将紧扣制造业这一发展根基和“未来智造城”这一战略重点,以数字化改革引领撬动全区各领域各方面改革。得益于近年来的探索实践,临平已经找出了一条符合临平特点的产业数字化转型之路,打出一套“未来工厂”建设的组合拳。下一步,临平将不断扩大先发优势,深层次构建新系统、多层级推进新智造、全方位强化新支撑,以实施“3521”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计划为重要抓手,加速推动“制造”向“智造”转变。全力推进产业能级提升、产业基础再造、产业平台提效“三大行动”,奋力争创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不断建强数字经济和先进制造业“双引擎”。全面落实全省数字化改革和“数智杭州”建设要求,遵循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双向发力的改革规律,聚焦“大场景、小切口”,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好各项改革任务,切实解决一批群众企业关注的问题、基层治理的堵点痛点问题,以及平安建设、城市管理等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

打造“全景式幸福高地”,临平将立足自身优势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样板建设。临平虽然是新设区,但是在探索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方面已经破题起势,尤其是我区8个镇街发展相对平衡,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较高,为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一步,临平将在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决扛起政治责任,确保到2025年,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样板建设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区域差距、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基本实现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城市能级、经济动能、治理效能实现跃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加强;到2035年,城市综合能级、核心竞争力、治理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在全省区县(市)序列中率先实现共同富裕,努力为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临平实践。

奋楫再出发,实干开新局。当前,临平新一届领导班子正与全区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一道凝心聚力、克难攻坚、锐意进取,合力书写临平新时代的发展诗篇。

勇担新使命,迈向新征程。当前,临平这片286平方公里的土地,正在变身成为高水平建设“数智临平·品质城区”的热土,为全力奔向发展动能更强劲、基层治理更高效、人民生活更美好的新临平而努力奋斗!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编辑:吴阳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