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良渚论坛”青年汉学家分论坛在杭州举办。本次分论坛以“新时代青年汉学家眼中的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王震中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参加“2023年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的33国43位青年汉学家和媒体代表等约150人出席论坛。
来自哈萨克斯坦、意大利、奥地利、尼日利亚、德国等国的外国青年汉学家与国内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积极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文化丝路”对民心相通的促进作用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文化和旅游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万铤在主持词中指出,“人之好我,示我周行。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良渚论坛之“新时代青年汉学家眼中的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分论坛,是中华文明同“一带一路”国家文明交流互鉴的盛事。旨在充分发挥汉学家的桥梁作用,搭建更多沟通交流的平台,开展更多平等互信的对话;不断增进理解、凝聚共识,为中国与世界的互鉴共赢贡献智慧与力量。
良渚: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中之重
“良渚: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圣地”。这句话的分量不言而喻。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在题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明交流互鉴》的分享中坦言:“我们做了二十年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从2002年到现在经过了五个阶段,研究探源工程就要研究中华文明是何时形成的,经历了怎样的起源发展过程、如何以及为什么会经历这样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究竟是历史的真实还是虚言、还是‘号称’,在这个过程中,良渚是我们的重中之重。”
王巍说,“因为良渚遗址的发掘和研究,让我们发现了距今五千年左右在长江下游存在着一个稻作农业为基础、存在严重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体系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印证了长江流域对中华文明的杰出贡献。而且这段话是世界遗产理事会在2019年7月6日批准良渚古城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给予的评语,所以早期的区域国家形态证明或者认定良渚进入了文明。”
王巍从文明交流互鉴的角度,介绍了探源工程中的揭示的重要成果,“我们有一个发现,实际上这个发现有一部分超出了我们的预想。”
比如,在距今5000-4500年的时候,中西文明有一个相互交流比较频繁的时期。“我们长期以为黄牛和绵羊可能是本地的原产,但是通过古DNA的研究证明,我们这里在距今约4500年前出现在中原的黄牛、绵羊是来自于西亚,这就是自然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而得到的比较切实的结论,是通过DNA的研究证明,我们这里的黄牛、绵羊是来自于西亚。”
文明交流互鉴的“证据”,不仅有农业相关的动植物,也有技术领域的直观证明:“冶金术的传播,在西亚地区有久远的冶金史,已经有红铜制作小件的青铜器,这种技术陆陆续续传到西亚、中亚,传到中国的西北,大概距今5000年左右传到中国的西北地区,就在新疆、甘肃、青海地区。”
王巍的分享展示了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和多学科综合研究成果。距今5000-3000年左右,包括良渚文明在内的中华文明就与世界各地文明积极交流,各取所长、各呈其美,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提供了重要实证。
“10000、5000、1000”:3个代表浙江的“文化密码”
在主旨发言环节,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陈广胜围绕“从‘浙江之窗’看‘中华文明’”的主题发表主旨演讲。陈广胜说,良渚所在的中国浙江,濒临万顷东海,历来有“丝茶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旅游胜地”的美誉。从史前万年到青铜时代,浙江拥有以上山、跨湖桥、河姆渡、马家浜、良渚、好川等遗址为代表的完整考古学文化谱系。
在讲话中,陈广胜与大家分享了3个代表浙江的“文化密码”——
10000年,指的是世界稻作农业之源。
“在距今10000年的浦江上山遗址中,发现了迄今已知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其具备水稻收割、加工、食用的完整证据链。” 自此以后,稻米就成为中国人的主粮之一,其文化基因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华文明长河。
从《诗经》的“滮池北流,浸彼稻田”,到唐朝韦庄的“绿波春浪”“极目连云”,再到清代阮元的“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这些诗意表达的一脉传承,都印证了水稻在中国大范围种植的历史事实。稻作的蓬勃发展有力支撑了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
5000年,指的是中华文明之源。
陈广胜说:“如果说古埃及、古巴比伦在5000年前出现王朝,建造出胡夫金字塔、空中花园等文明奇迹,在浙江,5000年前的良渚已拥有宫殿区、内城、外郭城三重结构的古代城市,事实上建构起了早期区域性王权国家,形成了由琮、钺、璧等礼器构成的玉礼制文明。在5000年前就形成了空前发达、强大的组织力和生产力。”
“总之,良渚文化雄辩地为中华文明正名,使5000年源远流长绝非传说,而是百分之百“硬核”的辉煌灿烂。”
1000年,指的是江南文化之源。
浙江自古为江南腹地,考古揭示了越文化、吴越文化、宋韵文化绵延发展的历史。“真正让浙江成为江南文化集大成区域的历史事件,缘于1000年前宋室南渡。由于定都今天的杭州,使浙江在其时成为了中华文明的腹心之地。”
陈广胜说:“从10000年到5000年,从1000年到今天,浙江始终是让世人读懂中国的一个最佳窗口。浙江也将继续以守正创新的蓬勃生机,赓续历史文脉、开辟广阔未来。”
良渚:体现的是和平的特征、和平的精神
在主题对话环节,青年汉学家们与中国专家进行了两场对谈。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震中、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张颖岚与哥斯达黎加大学哲学院教授菲利普、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办公室主任雷佩克,围绕“青年汉学家眼中的‘文化丝路’与民心相通”展开对谈。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副主任王震中将良渚的文明特质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都城;二是水稻;三是玉器;四是文字;五是图腾痕迹的祖先崇拜。
王震中说,通过良渚的玉礼器可以看到良渚“礼”的文化精神。中国被称之为“礼仪之邦”,现在看来这样的“礼仪之邦”至少可以上升到良渚文明社会。这是良渚文明的重要特征。
王震中在讲述中展现了一个陶罐图片,陶罐里刻了4个字,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先生识别为“巫钺五俞”。“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当符号有读音以后就应该是文字了,所以学者认为良渚是文字的。还有其他方面的文字材料。所以,我认为良渚文明是使用文字的文明。”
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常务副院长孙英刚点评说,除了文字,良渚在290万平方米的遗址以及精美的玉器展示出来的层次感。体现的是和平的特征、和平的精神,“化干戈为玉帛”。“说明中国文明是开放的文明,历史上看,中国在人类历史的大脉络里看,和任何文明相比,中国文明的开放都不次于其他的文明。”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张颖岚从良渚文明发展演进的逻辑方面介绍了研究成果,他认为,良渚文明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考古发现,更重要的是揭示了东亚乃至中国的文明发展脉络。张颖岚说,“中国文明首先肯定是考虑它的原生性;第二个特点整个文明的稳定性;第三个特点是包容性。第四个特点是多元性。”
从良渚出发,学者们把目光放到丝绸之路上,放到中外文化交流。
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源源不断的交流段,不同的文化输入中国,对文化的发展和文明进步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副主席、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办公室主任、维也纳大学历史系讲师、雷佩克(Sean Padraig Lysaght)说:“原来我想说的是我自己是一名历史学家,但是刚才我的观点转变了,我不是历史学家,是一位历史学生,我还需要继续学习。”
“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将货物和人员从欧亚大陆的一端运送到另一端,与人们一起旅行的还有更令人兴奋的东西,那就是人本世界的看法和人本世界观。今天丝路文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的联系着人民、国家和文化。在此倡议的框架内,文化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得到了促进,并且变得更加重要。”
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文明互联互通
第二场主题对话中,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何欢欢与尼日利亚阿布贾大学政治国际关系学系主任谢里夫、德国波恩大学孔子学院常务院长叶翰识的对谈主题为“青年汉学家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及其世界意义”。
韦路在发言中说:“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我们经历了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现在我们正在一个工业文明继续往下发展的十字路口。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不断崛起之后,我们可能需要引领全球社会朝着一个智慧文明的方向去发展。”
他分析了目前中国的国际传播面临五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应当从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传播内容的丰富化、传播叙事的亲民化、传播媒介的智能化、内容生产的个性化等方面着力,把中国故事讲得更好。
主持人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包大为指出,目前不同语言的翻译只会越来越简单,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但是还有一种语言似乎很难翻译,就是我们作为今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是需要“翻译”。
“我们看到文物、历史遗存不会为自己说法,他们是沉默不语,所以我们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把传统文化翻译成今人乃至世界各国的人都可以读懂的语言,这就需要一个符号体系融入到传统文化当中来。”
尼日利亚阿布贾大学政治国际关系学系主任谢里夫表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互联、互通、互鉴各个文化的重要渠道和成员,每个人都像一块砖,在需要的地方进行建设。不仅是对中国文化如此,对所有的文化都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