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专家刘冬红释疑冷鲜禽 |
2014年03月13日 16:41:07 星期四 |
围绕消费者关心的,关于冷鲜禽方方面面的问题,杭州市政协委员,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院刘冬红教授,为我们做了细致而详尽的解答。 冷鲜禽和冷冻禽的区别是什么? 刘教授:禽肉有三个类别,热鲜肉、冷冻禽、冷却禽。 在日常生活中,后两者往往容易被混为一谈,“冷却”和“冷冻”实际上有非常大的区别学术上,冷冻的,是指在宰杀以后,在零下18度迅速冻结;冷却的(冷鲜)是在屠宰后,短时间内(45分钟)冷却到适宜温度以下,再一起在0-4度下流通、销售。 两者的区别还在于风味 刘教授:冷鲜禽风味更佳冷冻的过程中,由于冰晶的形成,会把鸡肉的细胞膜戳破,解冻之后,肉质的蛋白质会损失,蛋白质结构也受破坏。冷冻肉相对来说收缩率比较大,硬度比较高,肉里汁液损失比较大,营养流失大。 但是相对而言,因为低温保存,冷冻肉的安全性更能保证。冷却肉(冷鲜禽),是在适宜温度条件下流通销售的,一方面微生物可以得到抑制,另一方面,后熟过程中会有部分蛋白质的降解,鲜味物质更能得到保证。 “鲜”,与蛋白质很有关系,氨基酸是成鲜的物质,这些物质都是在后期的酶解、水解中形成的。 如何选购和保存? 刘教授:冷鲜禽的商品期只有7-10天,在购买时判断是否新鲜的方法,和大多数产品新鲜不新鲜的判断是一致的,首先要看腔体内部,这地方微生物容易滋长,通过嗅和闻来判断,其次要看肉体是否饱满、不能萎缩。我们建议消费者,如果需要在家里长期保存的,建议选择冷冻肉,希望短时间内就食用的,建议选择冷却肉(冷鲜禽)。 冷鲜禽与活鸡有什么差异?刘冬红:没有显著性差异,鲜度同样来自蛋白质降解,活鸡由于屠宰完后温度比较高,蛋白质水解会快一些,在短时间就有部分鲜味物质释放了,再加上后期水煮,鲜味会较好。冷却肉虽然蛋白质降解过程会缓慢一些,从僵硬到舒缓要两天左右,但是风味其实是一样的。主要还是心理上的感觉,滋味其实没有什么不同。 超过10天卖不掉怎么办? 刘教授:应该和其他商品一样处理。从加工食品的角度来说,没有显著变质的产品,是可以二次加工的。比如像猪肉做成肉松等等。但是不能再作为冷鲜禽继续售卖了。 请解读一下当前的冷鲜禽产业链 刘冬红:目前实际上还没有建立起非常完善的产业链,我们也非常希望政府能够尽快落实这项工作。必须要强化流通过程当中的管理,希望政府部门加大监管,商家强化保障。 目前的产业链,在销售终端还有非常大的问题,现在很多地方卖所谓的“冷鲜禽”,都是挂着卖的。实际上,冷鲜禽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从原产地,到销售终端,都必须保证0-4度的低温,所以哪怕前面环节再规范,最后售卖的时候是常温,那就不是冷鲜禽了。 上海和广州已经相继出台了冷鲜禽交易规范,而杭州还在酝酿。一个完善的操作规范,对整个屠宰、检验建议、冷却、包装、以及后期流通销售环节,都有具体的要求和责任人。是一种严密的定量管理。 对现有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看法 刘冬红:原来是农业局做了蔬菜和部分水产的追溯,贸易局做了猪的追溯,整个原来的追溯体系是分段的、分产品的追溯体系。非常希望市场监管局成立后,打通环节,融合产品。 关于现在杭州市场的冷鲜禽品牌 刘教授:目前杭州市场的两家企业,具备了生产冷鲜禽的条件,但是由于政府规范未形成,销售终端未完善,使销售环节还是欠缺规范。 非常希望政府尽快出台措施,普及冷柜,引领经营户的转型,也要满足市民的供应需要,冷冻柜和冷鲜柜是不一样的 个体养殖户如何转型 刘冬红:华东家禽有两条屠宰线,一条是针对批发的,一条就是针对大型养殖户的。对于个体养殖户来说,只要养殖这个环节没有问题,在屠宰加工过程中,可以进行贴标生产,形成自己的品牌。 刘教授的消费习惯如何? 刘冬红:我一直是超市购买,主要买冷冻的,会在冰箱里存放一些,但如果一些时候要煲汤,会选择买冷鲜鸡。 |
来源:杭州网 作者:徐文杰 编辑:徐文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