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们身边的一弯碧水,休憩的港湾和航运的伙伴;她是流淌千年的文明地标、交通要道;她也是世界遗产委员会眼中“震撼”和“印象深刻”的代名词。

卡塔尔时间6月22日9时33分(北京时间 6月22日14时33分),经过两天的等待,多哈的小木槌郑重落下,中国大运河当选中国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载誉而归的大运河,缓缓流淌向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杭州网>>热点专题>>2014年专题>>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代马可波罗>>
“当代马可波罗”李牧专访 瑞士小伙中国通
 
2014-05-20 17:41:36   杭州网

杭州网讯 13世纪,一位来自中世纪意大利的旅者将他凝望的眼神和寻访的足迹留在了杭州,临行的时候,他将这方水土的风情整理好放入行囊,带回了自己的家乡,从此,欧洲对中国惊鸿一瞥,而中国留下了马可波罗的故事。

相关报道:杭州4万欧元年薪聘“当代马可波罗”

800年后,杭州日新月异,外国友人也是纷至沓来,寻找一位“当代的马可波罗”,重新解读杭州文化、品味杭城生活,恰逢其时。

2013年3月,杭州市启动了“寻找当代马可波罗”系列活动,经过一年的激烈角逐,5月20日,这位“当代马可波罗”的最终人选终于尘埃落定,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眼中的杭州又是怎样的风情?

当代“马可波罗”李牧专访


 
当代“马可波罗”李牧侃侃而谈


   

   
 
当代“马可波罗”李牧接受杭州网记者专访


   


   


   




若是对照历史上马可波罗泛黄的照片,你会发现眼前的李牧恍惚间确实有几分神似。当然不同的是他们的国籍和来历。

来自瑞士的李牧一张嘴就把记者吓到了:一口流利的中文,平舌音翘舌音清楚分明,熟练地掏出手机找出二维码:“来!扫一扫!”

原名Liam的他告诉我,取“李牧”这个名字,一是谐音,二也是因为这个名字是中国古代的一员大将。看来这位新晋“马可波罗”对中国的了解,不在皮毛,而在肌理。

面对镜头,李牧显示出十足的轻松和自如,“十三岁的时候看电影喜欢上了中国武术,十六岁就来到中国学习武术。从那时开始就被中国的文化所吸引,基本上每年都会来一次中国。读完大学,就索性定居中国了。”

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在这十年间,他的的确确成了一个中国通:先是留学,继而旅行,走遍了中国绝大多数的省份,然后拍纪录片,用镜头记录中国普通人的生活。

“十年时间里,旅行基本就是我的事业,我喜欢用镜头与大家分享自己所看到的东西,我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学中国功夫,学相声和汉语。”

旅委的相关人员告诉我们,接下来的半个月,新晋“马可波罗”将进行杭州深度游,对此,李牧充满了期待。

“我特别喜欢喝茶,对茶文化很感兴趣。去看看种茶叶的地方,观看茶的制作流程,逛逛茶博物馆都是我很期待。”

 


 
当代“马可波罗”李牧专访


   

   


   


   


   

李牧面对镜头搞怪




对于未来,他有什么打算呢? “我希望一直将纪录片拍下去,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条纽带。另外,我还在做一件很“大”的事情,因为我喜欢生活在中国,所以我想为中国的环境做一点事情。”李牧如是说。

文化层面的兴趣爱好,显然不能满足李牧旺盛的求知欲和“想做就做”的实践能力。现在的李牧,将视线投向中国城市普遍存在的空气污染问题,并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翻看他的微信朋友圈,询问“如何制作空气净化器3D模型”等问题很是常见。

“当代马可波罗”怎么看马可波罗?

在李牧眼里,马可波罗是一个传奇的人物。“在他们那个时候,如此的长途旅行简直是不可完成的任务。最重要的是,他将东方世界的景象传播到西方去,让西方看到了他们所不知道的世界。我也想做这样的人,将杭州一些并不广为认知的一面传播到更多地方去。”

李牧说,他不会与朋友分享很官方的东西,而是更喜欢给他们讲人、讲故事。告诉他们他眼中的杭州,这样会比较有风格。就好比身后的巨型运河油画,李牧将手指指向其中一间房子里的一个身影:“关于整个运河的故事可能大家都会流传,但是我更喜欢去发现这个独特的个人的故事!”

“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并存的一个国家,这很难得!在中国,既可以找到几千年前的文化痕迹,又可以感受到发展的日新月异的感觉,这对年轻人很有吸引力。”李牧说道。

》》》》》》相关文章链接:杭州4万欧年薪聘“当代马可波罗”

 
来源:杭州网    作者:首席记者 徐文杰  胡坚伟 徐文迪 王川 实习生 郑维维    编辑:徐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