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再细腻的笔触来描写,都难比拟触摸一座古建筑带来的历史真实感。不过与西方建筑多采用石材构造不同,中国的传统古建筑,多采用砖木结构搭建,在岁月的侵蚀下极易发生腐败、风化的危机。
钱塘自古繁华,作为千年古都,杭州城内的古建筑如繁星一般点缀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这既为杭州市民亲近历史提供了便利的机会,但是也给政府部门的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如何保护这些分散的历史建筑,成了考验杭州执政者施政智慧的问题。经过近十年的探索,杭州市区两级住保房管部门走出了一条符合杭州现状的历史建筑保护之路,为杭州市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自2005年以来,杭州已经累计保护修缮历史建筑280处,占历史建筑总量的80%以上,其中247处已经修缮完成;历史文化街区整修完成15处。
道阻且长,杭州住保房管部门是如何做到的?
整治之后的小河直街历史街区,被联合国授予“人居环境良好范例奖”
走在前沿:杭州历史建筑保护的制度创新
十多年前,中国的城市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建筑的新陈代谢速度空前。在这个过程中,对历史老建筑的合理保护往往被忽视。
然早在2005年,杭州政府就成立了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领导小组。2006年,经市政府批准,又在杭州市住保房管部门设立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主要负责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修缮整治、搬迁补偿等工作的指导、监督与协调,确保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有效监管。
有了明确的主管单位后,依据怎样的法规办事又是一个问题。此前,按照国家文物保护部门的核定标准,历史建筑如果够不上文物保护级别,就无法得到《文物法》的保护,对它们的保护就失去了法律的依据。
为此,在大规模历史建筑普查和复查的基础上,杭州又编制了《杭州市拟保护历史街区、历史建筑清单》,先后出台《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办法》、《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规规章,为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提供科学规范的参照标准和依据,有效实现了历史建筑保护“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房办事、有章办事”。
在杭州之前,尚未有城市对历史建筑出台这么完备的保护法规,可以说,杭州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在历史建筑保护的制度创新上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杭州凭借历史建筑“应保尽保”模式,全方位、规模化保护了历史悠久、风貌各异、类型多样的历史建筑群体,如以夏衍故居、马寅初旧居等为代表的名人名居,以新新饭店、通益公纱厂旧址、仁爱医院等为代表的标志性行业建筑,以第一届西湖博览会工业馆旧址、韩国独立运动旧址等为代表的历史活动遗迹;以小河直街、桥西街区、大兜路等代表的运河文化特色街巷;以南宋御街•二十三坊为代表的南宋市井文化,实现了城市历史文脉的有机延续。
走出特色:兼顾各方利益的圆满结局
谈起“保护”,人们脑海中的刻板印象就是“敬而远之”,将保护对象从人们生活中抽离出来严加看护甚至束之高阁。多数时候,“保护”就意味着原住民利益和经济效益的双双牺牲,“保护”似乎成了一把双刃剑。
在这点上,杭州政府贯彻了柔性执政思维,运用自己的智慧化解了难题——杭州市住保房管部门结合杭城历史建筑的特色属性,坚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分类指导,采取“保护、改善、整饬、拆除、更新、保留”的保护方法,将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有机更新分成多层级进行保护修缮,形成一整套具有杭州特色、符合杭州实际的历史建筑保护办法。
杭州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并施行了“鼓励外迁、允许自保”政策,允许街区和历史建筑内民居自主挑选不同的安置方式。对于选择货币安置或低于原地段等级的外迁安置的住户,给予不超过原房屋评估价值的15%的奖励;对于选择原地段回迁安置的住户,根据自身意愿和能力,既可委托保护机构统一修缮,也可按规划自行保护修缮,保障了居民的物权和自主权。
在2006年启动的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搬迁整治工程中,约有35%的居民选择了外迁安置,65%的原居民选择了回迁继续居住。市住保房管部门对回迁安置房屋进行了保护、修缮,在延续房屋历史风貌的同时,大幅提升了建筑质量和配套功能设施,并将人均居住面积从13平方米提高到20平方米,受到了原住民的广泛认可,整治工程也被联合国授予“人居环境良好范例奖”。
整治后的五柳巷历史文化街区,成为杭州颇具特色的中医、中药一条街,实现了文化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五柳巷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杭州老城东南,规模较大,历史内涵深厚,是杭州具有代表性、规模较大、传统风貌保存较完整的一处历史文化街区。近年来,杭州市通过因地制宜,一幢一策的保护方式,完成了街区内基础设施改造、公共区域市政配套等一系列整改项目,最大限度保持旧民居的风貌。同时,在完成业态定位的基础上,引入三慎泰、傅同春、天禄堂等百年老字号国医馆,成为杭州颇具特色的中医、中药一条街,重新焕发五柳巷特色文化,实现了文化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具有杭州特色的历史建筑保护模式,受到了国内专家的一致认可。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提到“杭州在历史建筑保护方面取得了具有典型意义的成功经验,较好地形成了有机更新的发展模式”。
《中国名城》杂志副主编邱正峰认为“杭州历史建筑保护‘以人为本’,严格遵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通过多种手段既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升生活品质,又完好保存历史文化遗产,使得文脉得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