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将7名高层次人才评选为首席专家,他们专攻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环境政策规划、生态保护修复、水生态环境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等领域,已经在各自细分领域深耕数十年。
在今年的“新春第一会”上,浙江提出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首席专家正属于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当前,生态环境治理、环保制度建设已步入“深水区”,这批高层次人才将如何一展拳脚?
“首席”意味着高标准,这次评选仅有11人进入候选。在3月初的答辩汇报会上,来自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及生态环境系统的多名学术、行业专家听取他们的汇报。
“我的专业领域是大气环境,主要从事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研究和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发。”来自省环科院的顾震宇是最终获评的首席专家之一。
此前,顾震宇已经完成国家级课题3项,获省部级科技奖项3项。尤其是牵头承担的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水泥行业烟气脱硝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突破水泥行业烟气脱硝的国产化瓶颈,已应用于20条水泥熟料生产线,社会效益显著。
此次入选的环保“牛人”来自全省生态环保系统下辖的多个事业单位,履历中都有开创性的科研成果,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具有权威性、知名度和影响力,可谓“优中选优”。
比如,蔡文祥是第一届国家安全生产应急专家(危险化学品领域),主持完成国家十三五“水专项”子课题,在全国首创排污权交易指数;徐灏龙承担过生态环境损害评估案件150余件,其中20余件列入最高法、最高检等部门的典型案例,是国内环境损害司法鉴定领域权威专家;张胜军曾担任国家环境保护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浙江)中心主任,主持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等10余项科研项目;刘瑜获评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工作者,起草完成20余项生态文明领域省级规划方案和政策文件。
“生态环境是专业性极强的领域,业务工作需要大量的科技支撑,对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求贤若渴’。”省生态环境厅人事处相关负责人说。如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浙江需要和生态环境部、相邻省份进行沟通协商,“没有人就没有技术和数据支持,无法提出科学意见。”
以往,事业单位人才存在缺口,原因在于部分机制僵化、待遇不足,更多高层次人才选择进高校、进企业。
“首席专家相关制度明确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为专业技术人员拓宽了上升空间,有效缓解高水平高层次技术专家和学术权威引育难等问题。”省环科院院长邵卫伟说。比如,同等条件下,首席专家将被优先推荐为国家或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我院已在人才体系建设、薪酬分配改革、导师帮带制度等方面谋划制订决策,切实提升首席专家的参与度和话语权。”邵卫伟表示。去年底,省环科院首次实现了科技人员科研成果转化奖励分配“零”的突破,进一步激发了科技人员干事创业的活力。
目前,全省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持续深入,首席专家已经加入并将全程参与浙江省生态环境领域科技体制改革工作的顶层设计,研究制订相关的制度机制。
不仅将作为“导师团”参与培养青年科技人才队伍,他们还是“服务团”,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和咨询,也将是“宣教团”,在生态环境科普教育方面发挥作用。
顾震宇已经明确了多项科研计划:“针对恶臭异味扰民问题,我们打算研发典型行业恶臭气体精准解析与治理的关键技术,以及工业园区恶臭异味溯源的技术。”同时,瞄准大气污染物减排和管理需求,他还计划研发石化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和减污降碳协同技术,并着手建立适合浙江省情的中小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高效监管体系。
主持一项以上省级以上的科技项目、发表一篇以上高水平论文、联系指导一批中青年专家……首席专家的考核标准并不简单,一旦出现不合格,他们将被取消称号、停止相关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