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强 主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骨科兼创伤外科副主任,浙江省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分会小儿骨科学组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小儿骨科学组委员。从事创伤和骨科工作20余年,对儿童常见创伤、多发伤、骨折和先天性骨科疾病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笔述专家:赵国强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骨科兼创伤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儿童意外伤害,是指突然发生的各种事件或事故对儿童所造成的损伤,是造成儿童群体致残、致死的重要因素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报告显示,每年有90多万儿童死于意外,其中超过90%属于意外伤害;1-14岁儿童的首要死亡原因是意外伤害,约占1/3。
根据儿童不同的年龄阶段和生长发育特点,可分为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大脑发育差异及对外界认知等不同,导致其遭受的意外伤害也有所不同。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流动性的增加,儿童意外伤害的疾病谱也会出现新的改变。
根据儿童遭受意外伤害的不同原因,常见的意外伤害可分为以下四类:分别为车祸伤、高处坠落伤、运动性损伤及烧烫伤,提醒家长们一定要注意防范。
1.车祸伤:
由于汽车速度快、重量大,常常为高能量损伤,导致儿童多个脏器的受损。临床统计,儿童车祸一般以头颅及四肢受损最为常见,部分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肺部及腹部脏器受损。一小部分患者会出现严重的皮肤、肌肉碾轧撕脱损伤,甚至大血管破裂出血。发生车祸的第一现场,首先要保证安全,包括施救者自身及患者的安全,要及时脱离车祸现场,防止二次伤害的发生,然后拨打120求救,在等待120时,快速评估患儿病情,包括一般的生命体征,是否需要现场心肺复苏。对于开放性创面,尽量用干净的床单给予包裹减少污染;如果局部有活动性大出血,最好在肢体近端给予结扎止血带止血。如果有明显的肢体弯曲畸形,不要轻易去尝试复位,应该找一个硬的支撑物给予简单固定,然后送患儿去就近的医院。
2.高处坠落伤:
高处坠落伤一般为闭合性损伤,往往导致多脏器损伤,很少出现类似车祸导致的皮肤撕脱等严重外出血情况。损伤程度与楼层高低、着地时地面结构、是否有空中支撑物遮挡、儿童体重等综合因素有关。高处坠落根据着地时接触脏器来看,大部分为颅脑的严重损伤,如果是主动坠落,则下肢损伤更加严重。儿童发生高处坠落该如何应对?作为现场第一人,首先尽量找一个平坦的地方,评估患者病情,在移动患者时一定要注意防止二次伤害的发生,包括搬运患者时要保持整个躯体为一条直线,不要扭曲或折叠肢体,注意颈椎保护。拨打120求救,同时快速评估生命体征,是否需要即刻心肺复苏等。对于严重弯曲的肢体外伤畸形,给予硬的支撑物简单固定即可。然后送患者去医院进一步评估治疗。
3.运动性损伤: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为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大类低能量损伤,常常是由于运动不当、失误或调皮玩耍等导致的机体损伤,以肢体骨折、软组织损伤、头部外伤为主要表现形式。损伤多以单脏器受损为主,很少危及生命。对于运动性损伤的应对,家长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首先初步评估损伤程度,包括有无恶心呕吐、持续头痛、腹痛、肢体活动障碍、外观畸形、肢体持续疼痛等情况,如果有上述情况存在,要去医院进一步明确诊断。如果是婴幼儿或低年龄儿童,除了上述表现外,出现持续哭闹、不愿进食、局部按压疼痛、也要及时去医院就诊;②如果没有上述不适,可以短期在家观察。如果有软组织的肿胀,可采用局部冷敷、加压包扎、减少活动等措施。密切观察,如果三天仍不缓解,也要去医院进一步评估处理。③损伤导致的肢体畸形和骨折外露,不要轻易复位,首先找硬支撑物固定,再第一时间去医院急诊治疗。
4.烧烫伤:
是儿童急诊外科的常见疾病,也是儿童意外伤害的第二大病因。5岁以下儿童为高发群体,开水烫伤是最常见的儿童烧伤类型,其次是火焰烧伤、电烧伤和化学灼伤等。孩子烧烫伤会给患儿及其家人带来长期的身心伤害和经济负担,随着经济发展和健康教育的普及,儿童烧烫伤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下降。如果孩子发生烧烫伤,首先要及时脱离致病原,包括熄灭火焰、脱离热水,把身上的衣服及时脱去,然后把创面放冷水冲洗,一般要冲洗10-15分钟,这样可以快速降温,同时对于机体残留的热温度也可以消除,减少进一步损害的发生。冲水后,把创面用干净的毛巾或床单包裹后急诊送医。需要提醒的是,千万不要在创面上涂抹各类有色“土方”,如牙膏、酱油、黑色不明中药等。
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大于治疗。家长作为孩子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更应该以身作则,同时要做好安全教育宣教,消除隐患于萌芽之中。